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半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半夏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市场上供不应求。笔者对半夏的栽培技术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栽培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20-02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旱半夏、圆珠半夏、麻芋子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心肌梗死、子宫颈癌等[1]。   目前栽培半夏较多是甘肃、山西、贵州等省,野生半夏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近年来,随着半夏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为了保护野生半夏资源,满足其需求,许多地方开展了半夏栽培技术研究 [2]。湖南省野生半夏资源丰富,栽培尚未形成规模,以散户为主。笔者对近年来半夏栽培技术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方法和思路。   1.概述   半夏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华北、东北等省区,除西藏、新疆、内蒙、青海外,在海拔2500 m 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喜温和潮湿的气候和荫蔽的环境,忌高温、干旱和强光直射。常见于溪边、荒坡及作物田间杂草中。一般春季生长旺盛,夏季炎热时倒苗休眠,秋季再萌发,因此称为“半夏”。   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对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且从生物碱含量而言,栽培半夏品质还优于野生半夏[3]。   2.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发现栽培密度、遮荫处理、播种的块茎质量、播种时间、施肥措施、采收时间等均对半夏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2.1 繁殖方式   半夏可采用块茎、珠芽、种子三种方式进行繁殖。目前多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以种茎直径为1.0-1.5cm的较为适宜,直径1.0cm的小块茎适用于种茎扩繁。[4-6]除种茎大小外,种茎来源也对半夏生长有影响,马小军等对四川、湖北等七个省市的半夏种质研究发现,四川安岳和河北易县半夏可作为优良种质推荐使用。[7]长期使用块茎、珠芽无性繁殖会导致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而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不利于高产。为了提高发芽率,可采用温水浸种,细沙保湿催芽,适宜浓度的激素等处理提高半夏的发芽率。[8,9]贺红早等发现一定浓度的GA、NAA、IAA、2-4-D对半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为了更好的规范半夏种苗的质量,推动半夏规范化种植,艾伦强等通过对半夏种苗净度、发芽率等6项指标的测定,初步建立了其质量检验方法。[11]   2.2 播种期   半夏块茎可秋末随刨随种,也可在春季平均气温10℃左右下种。在与贵州大方县羊场镇生态环境类似地区发展半夏生产,播种期选择2月下旬至3月初较为合适。[12]   2.3 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即播种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有较大影响,但其研究结果有较大争议。魏淑红[13]等研究发现12 cm X 3 cm密度水平下栽培含量最高;王海玲等[14]则提出如半夏块茎产量1500g/m2,其播种密度为847-889粒/mm2,如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其播种密度为942―980粒/mm2;赵明勇等[15]提出半夏产量≥22500kg/hm2,栽培密度为713.88万-741.06万粒/hm2,半夏产量≥ 24O00kg/hm2,栽培密度为738.90万-764.10万粒/hm2。其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栽培环境,种质,施肥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田间管理   2.4.1 施肥   魏淑红[13],魏波[16]等研究发现施加一定量的生物钾肥后,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提高,但钾肥不能施加过度,低钾水平有利于生物碱的形成,在低钾水平下,氮能促进半夏生物碱的形成。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半夏才能高产[14,15];刘爱华等建立了2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17,18]。   2.4.2 遮阴   因半夏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倒苗,导致块茎停止生长,55%遮荫处理有利于半夏的生长,但其化学成分含量低于全光照处理。[19-21]而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栽培以不遮荫为好。[22]   单纯给半夏遮阴会增加栽培成本,近年来,不少地区研究发现半夏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套种后均可提高半夏产量,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获得了更高的生态效益,但应注意间作套种方法。[23-25]   2.5 采收时间   适宜的采收时间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采收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上旬,而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时间为8月下旬[26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