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夏泻心汤的方药配伍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摘 要】 半夏泻心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主要功能为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伤寒痞证:胃气素虚,或吐下伤正;肠胃不和,升降失序,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它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方,加减辨证使用更多。本文就半夏泻心汤的方药配伍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方药配伍;临床应用研究
半夏泻心汤组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等,主要功能为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本文主要对其配伍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1 配伍分析
1.1 《伤寒明理论》 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留邪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泻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1.2 《金匮要略方义》 本方在《伤寒论》中原为柴胡证误下成痞者设。邪在少阳,本应和解,若误用寒凉泻下之药治之,必诛伐无过而伤其中气,从而不仅寒凉伤中,且致邪热内陷,进而寒热互结,阴阳不调,升降失常,上下不能交泰,而痞塞不通。在《金匮要略》中所治之痞,虽未言误下,但亦系寒热互结,中虚不运所致,故不论误下与否,而二者病机相同,其症皆以痞、呕为重点。因此,均以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之法治之。方中用半夏降逆止呕,散结除痞。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干姜辛热散寒。黄芩、黄连与干姜相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配合半夏共奏清热温中、止呕除痞之效。此证由于中虚不运,故添加人参、大枣、甘草补气和中。如此配合,有寒有热,有补有泻,可使寒热得除,升降复常,中焦乃和,而痞满呕吐以及肠鸣下利等症自解。
1.3 《金匮要略论注》 呕本属热,然而肠鸣则下寒,而虚痞者,阴邪搏饮结于心下,即《伤寒论》所谓胃中不和,腹中雷鸣也,故主半夏泻心汤,用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干姜以温胃泄满,半夏以开痰饮,而以黄芩、黄连清热,且苦寒亦能泄满也。
1.4 《医宗金鉴》 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之以半夏泻心汤,用人参、甘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寒,黄芩、黄连以泻结热也。
2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2.1 胃黏膜脱垂症 《河南中医》(2004,15:279):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60例,常规煎服。临证加减:泛酸者,加吴茱萸、煅瓦楞子;痛甚者,加元胡、白芍;腹胀者,加佛手、木香;恶心呕吐者,加苏叶;吐血黑便者,加花蕊石、白及。结果:服药收效最快6剂,最慢12剂。其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
2.2 顽固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572):以本方治疗顽固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30例。结果: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胃动力学测定4项:即蠕动、幅度、半排空、完全排空,较治疗前显著改善)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愈率为83.33%。
2.3 慢性萎缩性胃炎 《山西中医》(2007,16:13):以本方加味。半夏、黄芩、柴胡、香橼皮各9g,党参、茯苓各12g,炙甘草、黄连、干姜、大枣各6g,白芍、丹参各15g为基本方。脾胃气虚者,加白术9g,黄芪15g;肝郁气滞者,加川楝子9g,郁金9g;胃热明显者,加蒲公英9g;血瘀者,加三七5g;脾胃湿热者,加薏苡仁12g,虎杖9g;胃阴不足者,加天花粉9g,麦冬9g。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结果:近期治愈5例,显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2.4 溃疡性结肠炎 《新中医》(2007,16:15):以本方加减,腹痛甚者,加木香、白芍、当归;便血者,加牡丹皮炭、生地黄炭、槐花炭;泄泻甚者,加炒薏苡仁、马齿苋;里急后重者,加升麻;脘胁作胀者,加柴胡、炒枳壳;久泻不愈、腰膝酸冷者,去黄连,加补骨脂、肉桂粉。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3例。结果:临床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
2.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