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再加上初一的学生认知及理解水平有限,且作者通过《风筝》传达出的写作意图的确很难把握,所以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试从培养初一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入手,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在了解作者,解决字词、通读课文后提出疑难问题,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初读后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师的备课思路及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师整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并按一定顺序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来深入了解课文,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以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 1.培养初一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 2.体会在冲突中展现的手足之情。
3.理解作者“悲哀”的情感。
?? 4.学习鲁迅自省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宜放在对文中作者“悲哀”心境的正确把握和理解。
2.难点是如何理解小兄弟的“忘记”。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阳春三月,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那么,茵茵草地、蓝蓝天空,看风筝、放风筝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看到风筝,大家都会联想到释放、自由、快乐。可是,有人看到风筝,却不这样认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里面讲的就是他看到风筝的一种感受。
展示幻灯片1——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⑴学生朗读预习卡片
鲁迅(1881~193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即选自《野草》。
⑵教师展示补充材料
展示幻灯片2——了解作者:简介鲁迅及其弟弟
二弟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三弟周建人(1888~1984),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即《风筝》中的小弟。)
展示幻灯片3——了解作者:对鲁迅感性认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鲁迅《自嘲》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论》
⑶小结:以上两则资料都是老师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所以我们在预习的时候,除了借助教辅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积累字词
预习中还有一个工具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我们扫清字词障碍,这就是字典。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在预习通过字典认识了哪些需要积累的字词。
⑴学生朗读预习卡片,指出文中重点字词。
⑵教师展示字词卡片,学生齐读。
展示幻灯片4——字词积累
三、通读感知
1.学生轮读,再次正音
朗读要求:站直捧书,声音洪亮,接读的同学在朗读前先指出前一个朗读者的发音错误,再接读。
2.学生概述课文内容。(概述:大略地叙述)
展示幻灯片5——通读感知
在北京的冬季见到风筝惊异和悲哀——回忆多年前不让弟弟放风筝,踩坏弟弟的风筝——我看到一本书感到很后悔——我想去给弟弟补过,想了两个办法,都行不通——我找弟弟补过,弟弟全然忘却,我的心更沉重。
3.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概括:简单扼要)
这篇文章叙述了“我”多年前不让弟弟放风筝并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故事,表达了“我”的忏悔、悲哀之情。
四、难句质疑
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在预习中质疑的难句现在能否理解。我把同学们之前在预习本上提出的问题做了整理,现在按一定的顺序展示这张幻灯片上,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疑难吧。
展示幻灯片6——难句质疑
问题一:如何理解 “精神的虐杀”?(分解为以下若干问题)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2. 圈画哪些能看出“精神虐杀”的词来。
3.“精神的虐杀”的含义?小时候只是不让弟弟放风筝,只是踩坏了他的风筝,这有必要说得如此严重,说是“精神的虐杀”吗?
4.能不能怪哥哥的精神虐杀呢?
问题二:第5段 “我不幸偶而看来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为什么要用“不幸”呢?为什么强调“外国”呢?
问题三:当“我”明白这一点时,而“我的心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心情为什么会这样沉重呢?这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展示幻灯片7——补充材料
鲁迅先生曾经在给朋友的一份信中说过:“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可见,鲁迅先生是一个勇于解剖也严于解剖自己的人。
问题四:无过可补,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当我真的找到弟弟补过时,我补过成功了吗?原因是什么?
2.弟弟为什么会忘记?
3.我的心为什么只得沉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泗县中2012年高三语文最后一卷【会员独享】.doc
- 安徽省泗县一中2012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测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 安徽省毫州市风华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doc
- 安徽省泗县中2012年高三理综最后一卷(无答案).doc
- 安徽省淮南淮北市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
- 安徽省泗县中2012年高三英语最后一卷【会员独享】.doc
- 安徽省泗县中2012年高三数学最后一卷 理 (无答案).doc
- 安徽省滁州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新课标.doc
- 安徽省滁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末模拟试卷C 沪科.doc
- 安徽省舒城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选修5.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数学 27.2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政治《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数学 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doc
- 安徽省黄山黟县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散步》教.doc
- 山东宁津县2012中考政治二模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doc
- 山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生物最后一次模拟试题新人教.doc
- 山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物理最后一次模拟试题版鲁科.doc
最近下载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docx
- 绩效增长模式课案.ppt VIP
- 绘画治疗理论概述.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接地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
- 内容02324离散数学全程班复习.pdf VIP
- 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教材同步单词默写表(译林版) .pdf VIP
- 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发展框架方案.docx
-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