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过程控制程序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和使用范围 为了保证焊接施工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焊接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建筑安装和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的焊接施工。 Q/ZS21003-2009 文件控制程序 Q/ZS21004-2009 记录控制程序 Q/ZS20901-2009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Q/ZS20401-2009 施工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Q/ZS20701-2009 施工机具装备管理程序 职责 焊接技术中心是负责焊接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工作程序 焊接工艺流程控制见图1。 焊接施工前准备 图纸会审 焊工 凡在公司各工程(车间)施焊的焊工应服从公司的统一管理,焊工合格证“聘用情况”的“聘用单位”栏应该公司公章,“法人代表”栏应有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 焊工上岗前应取得与所焊项目相应的资格。 参加国外引进项目施工的焊工,还应根据有关文件指定的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各单位焊工管理人员应建立焊工台账,并按时向公司焊接技术中心申请焊工资格考试。 公司焊接技术中心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焊工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并负责按标准规定办理焊工资格证件。 焊工考试资料由公司档案科归档。 焊工资格失效前1—3个月焊工应重新考试。 首次参加考试或参加公司首次选用的焊接方法、钢材、焊接材料考试的焊工,应先参加培训在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的焊工只能担任合格项目的范围内的焊接工作。有技术人员负责安排、焊接检验员监督检查。 焊接技术中心负责建立公司焊工资格台账。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贮存保管。焊材库内控制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下,并做记录。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由焊材烘干人员进行烘烤。 焊材保管人员发现焊条出现受潮、生锈、药皮脱落应报告有关人员,对焊条质量进行再确认。 焊条烘干时禁止将焊条突然放进高温炉内或从高温炉中突然取出冷却,防止焊条因骤热骤冷而产生药皮开裂。 焊条烘干时应填写记录,先烘干的焊条应先发放使用。 施工班组依据生产计划提前一至二天填写焊接材料预约单并交烘干室预约、烘干焊条。焊工凭焊材预约单在焊接时领取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发放及焊工领取焊条时,必须核对焊材牌号,确实相符后,在焊接材料发放记录上相互签字认可。 焊接设备 焊接设备及焊条烘干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维护、保养控制程序及设备检修控制程序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 焊接设备及烘干设备的仪表应在有效的计量校验周期内。 焊接设备上另行配置的仪表应统一固定在配电盘上。 焊接工艺 根据焊接施工的基本要求,焊接技术中心负责编制《通用焊接工艺标准》。 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施工前由各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厂提出焊接工艺评定申请,经单位主管人员批准后报焊接技术中心。 焊接技术中心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和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 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技术中心编制通用焊接工艺规程,下发有关单位。 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厂焊接技术人员,根据通用焊接工艺规程,结合工程(产品)实际编制产品的焊接工艺卡,连同《通用焊接工艺标准》指导焊工作业。 焊后热处理 焊接施工前,焊接技术人员应向焊接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焊口组对人员应按焊接工艺要求制备坡口和组对。 焊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施焊。 锅炉和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缝、压力管道焊缝,焊后由焊工打上钢印代号,并填写焊接记录。 工艺上不允许打钢印的焊缝,可用记号笔予以标记。 焊工代号、焊缝编号(焊口号)由技术人员在竣工图上标记。 焊后热处理 10.1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及元件,焊接后应按各自的标准、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热处理。 10.2凡需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必须由技术人员编制热处理工艺,热处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热处理工艺要求对焊缝进行热处理。 10.3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热处理规范的各项参数(热处理曲线图)。其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测量仪表应计量检定合格。 10.4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检测合格后,于耐压试验前进行。 10.5热处理时应保证焊缝不变形,必要时可作支撑,防止变形。 10.6室外进行热处理时应有防风、防雨雪及防寒措施。热处理前管道两端应堵塞,防止空气对流。 10.7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按规定对焊缝进行后热处理。 10.8热处理后应按规定对焊接接头进行硬度试验。 10.9进行焊后热处理及硬度检查的焊缝应在焊缝附近及图纸上进行标记。 10.10热处理后进行返修或硬度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焊接检验 11.1焊接质量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由质量检验员负责。 11.2需经无损检测检验的焊缝,焊缝探伤位置由质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