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是中医临床辨证确立治法后,依法组药成方得一个重要环节。组药成方并不是简单的把药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妥善配伍的。所谓“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目的、有序列的选择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组合而使用的用药形式。临床上只有运用这种原则组方,才能对疾病有治疗作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配:搭配、组织;伍:队伍、序列。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只有通过药物合理的配伍,调节偏性,制约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的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就是中医方剂中配伍的意义所在。 一、增强药力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用,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常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对药”,如:桑叶、菊花,共同能增强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桃仁、红花,同用增强活血祛瘀的功用。 二、产生协同作用 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如:中医常说“附子无姜不热”,附子与干姜配伍,能增强温壮阳气的功效 三、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 的发挥方向 如: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经止痛、温经活血、温阳化气等作用。 桂枝+麻黄,具有解表散寒作用; +细辛,具有温经止痛的功用; +芍药,具有调和营卫的功效; +丹皮,具有温经活血的作用。 再如: 方剂学中的“制性取用”就是用一味或几味药物,制约某一药物的性味,取其功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象温脾汤中用大黄,大黄属寒凉之品,而本方治疗寒积便秘,但用附子制约了大黄的寒凉,而取其泻下的功用,从而达到泻下寒积的目的。 四、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病无成病”,虽然中医药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针对基础病机的基础方剂,但在临床上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医生在确诊后,应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配伍,随证合药,全面兼顾,适应病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用药要有严格性和灵活性。 五、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毒副作用,通过药物相互配伍能降低、减弱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十枣汤中用了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药,这三味药均有毒性,但用十枚大枣煎汤送服,就能大大降低三味药的毒副作用。生姜和半夏相伍,生姜不仅能解半夏之毒,还有温中止呕的作用。附子与干姜相配伍,不仅能增强附子温阳的作用,而且干姜能解附子之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药物配伍相反相成的作用。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剂的组成原则,即组成方剂的配方准则,用君、臣、佐、使来表示方剂的主从关系和方剂结构的配方准则。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代何柏斋进一步阐述为:“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君、臣、佐、使的意义: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君药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疗效如何关键在于君药。如麻黄汤中之麻黄。 臣药: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之桂枝。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小青龙汤中之干姜、细辛。 佐药: 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之杏仁,治疗喘证。 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如十枣汤中之大枣。 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 ①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如配伍牛膝能下性等。 ②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主要是调和不同性质的药物使其发生协调作用。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一、药味加减变化 1、随证加减:在主药和主证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某些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根据次要症状或兼证变化而进行加减,即减去某些与病情不相适应的药物,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加入相适应的药物。 2、增减方中药味,主药、主证随之改变,方名亦变。 如:桂枝汤+饴糖(主药)、倍芍药→小建中汤 麻黄汤去桂枝+石膏→麻杏石甘汤(主证变了),是在主药不变的前提下,随着配伍药物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方名、功效、主治等。 3、药物配伍的变化:主要药物配伍发生变化时,可影响方剂的作用。如: 麻黄+桂枝-------解表发汗 +石膏-------解表清热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