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课件.ppt

2-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与划分方法 刘树伟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考古学家在巴比伦发现动物肝标本模型,认为它是在3000~4000年前巴比伦王朝的僧侣们用作卜卦的工具。 2000年以前,我国《黄帝内经》中,对于肝的名称、大小、位置已有记载。称实质性器官为脏,肝脏的功能为“收藏”。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世纪以前,欧洲一直根据Gallen(131~200)观察动物所得,认为人肝是一个分叶肝。 16世纪,Vesaleus(1514~1564)通过尸体解剖,认识到人肝不同于动物肝,是一个整体性的器官。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54年,Glisson研究了肝内管道,发现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被一共同的结缔组织鞘所包裹,“Glisson系统”一词由此而生。 1882年,Rex采用腐蚀铸型新技术,研究了哺乳类动物肝和人肝的血管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布出现明显的区域性。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898年,Cantlie根据门静脉的分布,认为左、右半的分界线应在肝的胆囊窝,由此出现了“Cantlie线”的概念。 1909~1919年,Ruge和De Burlet试图在人肝的表面找出相当于分叶肝中的所谓主要肝裂,但未取得预期结果。 Martine(1920)、Segel(1923)、Menikoff (1923)等研究了肝内管道的分布。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一直到1940年以后,人们受到肺段划分的启发,肝叶、肝段的研究才形成高潮,也促使肝外科进入了新纪元。 国外有:Hjortsjo, Elias Petty, Healey Schroy, Gans等。 国内有:孟宪民、黄翠庭、姚家庆、凌凤东、韩永坚,吴孟超、夏穗生、廖亚平等。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使用过的方法有:解剖剥离、腐蚀铸型、X线造影、管道色素注射和水冲法等。 关于肝叶、肝段的划分,观点众多,但国内多采用韩永坚的两半肝、五叶、四段划分法。 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954年,Couinaud根据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分肝为左、右半肝、五叶和八段 。 1989年,Couinaud又把尾状叶(段Ⅰ)右侧、下腔静脉右前方和右侧附近的肝组织称为段Ⅸ 。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ud肝段划分法,并认为它是最为完整和具有实用价值。 二、肝叶、肝段的概念 Glisson系统的分布 Couinaud肝段 尾状叶(Ⅰ); 左外叶(Ⅱ,Ⅲ); 左内叶(Ⅳ); 右前叶(Ⅴ,Ⅷ); 右后叶(Ⅵ,Ⅶ)。 肝段Ⅸ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正中裂median fissure: 又称主门裂或Cantlie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正中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在肝脏面,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沟。 依正中裂划分的左、右半肝并不等大,右半肝通常大于左半肝,约占全肝重量的60%。 正中裂在肝前缘的位置多不恒定,经胆囊窝中点左侧者约占51.4%,经胆囊窝中点者约占42.3%,经胆囊窝中点右侧者约占6.3%。 正中裂的位置多不通过肝门静脉的分叉点,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74.5%,经分叉点者约占12.7%,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12.7%。 正中裂多呈一直线,但也可呈不规则的曲线。此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60°~80°夹角,角的开口向左,为50°~125°。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叶间裂lef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 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肝镰状韧带附着线左侧1cm范围内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和静脉韧带裂。 左叶间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45°夹角,开口向左。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段间裂lef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静脉走行。 左段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上方处。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叶间裂righ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 右叶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至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于肝门右端。 右叶间裂大多呈弓形,但也有少数呈直线形。 此裂为一接近水平位的斜裂,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约成30°~45°夹角,角的开口向右。因此,右前叶膈面大而脏面小,右后叶则相反。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段间裂righ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又称横裂,在脏面为肝门右端至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中裂。 此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既分开右前上段 (段Ⅷ)和右前下段(段Ⅴ),又分开右后上段(段Ⅶ)和右后下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