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docVIP

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预防体位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防;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需求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决策[1-2]。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导丝引导下将输尿管镜插入输尿管发现结石,将结石击碎。具有创伤轻、损伤小、碎石效果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输尿管结石病人的青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麻醉状态下体位的改变和持续的膀胱截石位也会随之产生一些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2012年3月——2013年7月我院开展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30例,同时应用循证护理有效防止了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病人30例,年龄18岁-64岁;右输尿管结石18例,左输尿管结石12例。平均手术时间65.2min;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体位为截石位。   1. 2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本组30例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2循证护理   2.1循证护理方法①提出问题:在安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体位易发生的并发症作为研究题目。②寻找循证支持:查阅文献,检索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手术体位,寻找预防干预措施,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实证,确定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案。   2.2循证护理实践   2.2.1循环呼吸并发症   2.2.1.1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3-4],寻找循证支持。①截石位时将双腿抬高与心脏平面,脚部压力明显降低,麻醉又使病人的感觉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肌肉松弛无力使血管和自身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影响了血液的流动,血压下降。②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程度增加,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减退,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等)产生和分泌减少,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下调,调节功能减退,导致血液流变学的不稳定。麻醉后由于循环代谢功能进一步削弱,突然改变体位易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   2.2.1.2护理干预麻醉后摆截石位时搬动速度不可过快,幅度不可过大,尤其是老年病人,摆位时应加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观察及时询问和听取病人的感受,及时做好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2.2.2脊髓损伤   2.2.2.1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5],寻找循证支持,找出相关原因。联合麻醉下,病人肌肉松弛,肌肉和大小关节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很容易造成脊髓损伤。   2.2.2.2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在搬动病人体位时,对病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要有足够的支撑,转动体位时,头、颈、胸、腰都要有专人负责,统一步调,使病人的头颈部和脊柱同步转动,并始终保持功能位。   2.2.3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   2.2.3.1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6-7],寻找循证支持。截石位时时易发生急性压疮的部位是:骶尾部、肩胛、肋骨、脊骨突。压疮形成的因素:①局部受压时间过长;②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三个物理力的联合作用,病人躺在手术床上,由于重力因素在病人于手术床接触部位产生压力;由于床单、约束带、体位垫等表面不平,病人移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剪切力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③由于手术中冲洗液致使床单敷料浸湿,皮肤长时间粘贴于潮湿的床上。   2.2.3.2护理干预①截石位,在身体受压部位,骨隆突处选用柔软的海绵垫,保护压疮易发生的部位,避免这些部位与创面直接接触。②保持床单、约束带、体位垫柔软、平整、干燥,术中移动病人时避免推拉,以免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③术中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催眠时,应注意保护额部、眶部、颊部及颏。手术时间长时,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适当活动压疮易发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2.2.4腓总神经损伤   2.2.4.1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8],寻找循证支持。截石位手术如手术时间长,体位摆放不妥,当腓总神经压迫时间过长易造成损伤。病人术后易发生足下垂、背伸功能障碍、行走不便等,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   2.2.4.2护理干预为了使病人体位舒适,搁脚端用海绵垫包裹,巡回护士安置术体位时在病人小腿下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