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56例,随机分为抓痧疗法治疗组和口服药物对照组,分别采用抓痧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治疗。结果:抓痧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抓痧疗法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口服药物对照组(P0.05,P0.001);抓痧疗法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和临床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对照组(P0.05),在改善腰背肌肌电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抓痧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而且操作简便,疗程短,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抓痧;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74-02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后出现的慢性腰背部的疼痛,又称慢性腰肌劳损,为腰部软组织损伤的常见疾病。课题组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推拿疗法与刮痧疗法,创造出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绿色安全的抓痧疗法,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56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其中抓痧疗法治疗组患者35例,口服药物对照组患者2l例。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均衡(P0.05)。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①有劳损、腰背部外伤后治疗不当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腰背部酸困,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③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且压痛较为广泛;④腰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可触及条索状改变,腰背部活动多正常;⑤x线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2、治疗方法
2.1 抓痧疗法治疗组
2.1.1 先以掌擦法操作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及督脉1分钟,透热为度,然后以大滚法放松脊柱两侧竖脊肌3分钟;
2.1.2 以抓痧法操作两侧膀胱经及督脉,反复交替操作约5~8分钟左右。先以小力轻抓,待局部皮肤微微出现红软后,即可逐渐加力,使痧痕慢慢透出。在使用重抓时,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既疼痛又舒适的施力水平,不可使用暴力。抓痧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医生拇指自然伸直,余指指间关节屈曲,腕关节略背伸,使整个手型呈鹰爪状。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指端同掌根部协同用力,将被施术部位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或者连同肌组织一起抓起,指端用力内扣,至患者感觉有轻度疼痛时,掌指部松劲撤力,放开所施部位的皮肤或连带肌组织,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反复操作。
2.1.3 以轻柔和缓的掌揉法操作膀胱经及督脉3分钟,并以叩击法操作1分钟结束本次治疗。
一般患者每日操作1次,如果患者施术部位皮肤疼痛较重,可隔日操作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施术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日。
2.2 口服药物对照组
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饭后口服,每次1片,一日3次。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VAS疼痛积分
3.1.2 临床证候积分
3.1.3 腰背肌肌电图(EMG)检测
3.2 疗效标准依据卫生部1993年制订的《中药新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有关规定作为评定标准。
3.2.1 临床痊愈:腰痛基本痊愈,且证候疗效指数≥90%。
3.2.2 显效:腰痛明显缓解,且证候疗效指数≥60%,90%。
3.2.3 有效:腰痛有所缓解,且证候疗效指数≥30%,60%。
3.2.4 无效:腰痛基本无改善,且证候疗效指数30%。
证候疗效指数采用尼莫地平计算公式计算:证候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和一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和)×100%。
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所用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经对数转换后再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
5、治疗结果
5.1 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表1可见,抓痧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对于腰背肌筋膜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PO.05)。
5.2 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通过表2可见,抓痧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均能够有效改善腰背肌筋膜炎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其中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和临床证候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场心理学培训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作文“青春情怀”导写及范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4年大学毕业生薪资待遇与行业发展报告.pptx VIP
- 2025年新版招聘看护队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最新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博饼规则(含图及奖品分布).xls VIP
- 2024年~2016年历年事业单位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8套.docx VIP
- 从商业角度看《孙子兵法》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docx VIP
- 抗精神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单元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赏析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