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期美国科学课程改革及其成效
袁慧芳 彭虹斌 (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州 510090;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31)
摘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对美国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科学课程改革历程与成效进行了分析。此次课程改革以结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主要经济资助来自联邦政府拨款的美国科学基金会,实际推行课程改革是各个高校和中小学组建的各种专业委员会。在1975年以后,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课程改革尽管广为传播,但只是零星地分布。调查的结果显示:5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课程改革只是部分地成功地达到政府和社会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结构主义;科学课程改革;课程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历了多次大课程改革,其中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综合分析这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也许会对我们当今的课程改革有一些启示。
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战后,美国大批退伍军人需要安置,联邦政府于1944年通过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该法规定到1951年底,资助235万退役军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高等教育的膨胀,人们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关注,间接地强化了整个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自然而然人们对初等和中等教育也给予了厚望。由于大学成为了社会的一个中心,成了国家实力综合展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教授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加强,他们一直抱怨基础教育的质量不高,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前所受的教育不够充分、不够扎实、基础不牢。在这种氛围下,1951年伊利诺伊大学在马克思·本伯曼(Max Beberman)的领导下成立了伊利诺斯大学数学委员会(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mmittee on School Mathematics ,UICSM),他们对中学数学课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所调查的数学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将17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概念纳入体系,也没有将教授们认为重要的概念纳入进去。1952年,在大学附属高中,本伯曼证明了集合论(set theory)可以有效的传授给中学生,其他的老师也开始开发新的数学教材。与此同时,该委员会得到了卡内基基金会的资助,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加入了该委员会。他们的实验学校的数量也增加了,在实验学校,老师采用了新编的实验教材。[1]该项目受到全国的关注。与此类似,其他一些专业协会也发现中学其他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总之,美国的高等教育界对“生活适应”取向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批评,指责当时的课程内容没有反映19 和20世纪科学取得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1957年10月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轰动了美国朝野,一种危机意识弥漫着整个国家。一个月后,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的报告《美国今日中学》受到了各界的重视[2],该报告要求加强中学生的学术教养,培养中学生的学术能力。此后,国会将科学教育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加强科学教育立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加强数学、科学和现代外语三门基础课程。拨款94,000,000美元在1958-1961年期间加强科学教育;专款600,000,000美元用于1961-1975年的科学教育。同年,总统下属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委员会(the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在耶鲁大学召开了会议,要求加强美国的中小学的科学教育。[3]
1959年,美国科学界(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召集了约35位教育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在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召开了为期10天的会议,其中有10位是心理学家。会议由来自哈佛大学的布鲁纳牵头,会议的中心是讨论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作为科学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二、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导理论
为当时的科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的主要有三位专家,他们分别是布鲁纳、施瓦布和费尼克斯,他们三位的课程理论都强调课程知识应反映学科知识的新发展、体现学科的内在逻辑,课程编排遵循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儿童对知识的探究。
布鲁纳(Jerome Bruner)的课程理念是利用学科结构为核心来建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统一。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的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通过科学发现的活动增加学生对科学家的工作的兴趣。布鲁纳受皮亚杰的影响,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强调教育是一个构造的过程,所谓“构造”就是儿童发展各个时期已形成的活动图式。布鲁纳声称,“每一种知识领域(学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配套章节训练含解析.docx VIP
- 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docx VIP
- 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汉语(进阶)060684过程性考核作业一.doc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绪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ppt VIP
- 复合翼无人机飞行控制方法研究.pdf VIP
- 2021代餐粉行业白皮书-电子版.pdf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之4:“5框架”专业深度解读和实践应用培训指导材料(2025C1升级版).docx VIP
- 超细重晶石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课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