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运动与脂代谢 第二节 运动与甘油、酮体代谢 第一节 运动时三脂酰甘油代谢 运动时三脂酰甘油的供能作用 运动时三脂酰甘油分解代谢 运动时三脂酰甘油的利用 运动对人体三脂酰甘油代谢的影响 一、运动时三脂酰甘油的供能作用 二、运动时三脂酰甘油分解代谢 三、运动时三脂酰甘油的利用 (一)脂肪组织中三脂酰甘油的利用 1脂肪酸动员 2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和甘油 3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利用 (二)肌细胞内三脂酰甘油分解 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的脂蛋白肪酶(LPL)催化肌细胞中中性脂滴的三脂酰甘油的水解,释出脂肪酸供肌细胞分解利用。 (三)血浆脂蛋白中三脂酰甘油的水解 (三)血浆脂蛋白中三脂酰甘油的水解 血浆FFA ? 四、运动对人体三脂酰甘油代谢的影响 人体的适宜体重体脂百分率和健康的关系 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体脂百分率和脂代谢的影响 (一)人体的适宜体重体脂百分率和健康的关系 (一)人体的适宜体重体脂百分率和健康的关系 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显著增高,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体内三脂酰甘油过多有关系。 (二)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 1 血 脂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 —— 形式存在和运输。 1 血 脂 血浆脂蛋白的化学组成及其相对百分比 血浆脂蛋白的生成部位和作用 2 耐力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 对于预防和治疗肥胖、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是十分有益的。 2 耐力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 运动能加快脂肪组织细胞内LPL的合成速率,释放并附于血管内皮,促进VLDL-TG水解,从而使VLDL裂解为HDL。 (三)运动训练对体脂百分率和脂代谢的影响 耐力训练能使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容积增加100%左右,其中的三羧酸循环酶类和呼吸链成分的氧化能力得到相当增强,脂肪酸进行β-氧化特异的酶活性增高,改善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增加三脂酰甘油在长时间运动中的供能作用,使人的体脂减少。 第二节 运动与甘油、酮体代谢 一、运动与甘油代谢 二、运动与酮体代谢 一、运动与甘油代谢 (一)甘油代谢的主要方式 (二)甘油代谢的意义 (一)甘油代谢的主要方式 (二)甘油代谢的意义 甘油直接为骨骼肌供能意义不大。在长时间运动时,甘油经糖异生过程合成葡萄糖,补充血糖的消耗,对维持血糖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运动与酮体代谢 酮体的概念 酮体的生成 酮体的氧化利用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运动对血酮体的影响 (一)酮体的概念 酮体是肝脏脂肪酸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其中β-羟丁酸约占酮体总量的70%,乙酰乙酸约占30%,丙酮含量极微。 ? (二)酮体的生成 血酮体浓度一般在0-0.2毫摩尔/升 。 (三)酮体的氧化利用 1、是体内输出脂肪酸的一种形式 酮体是水溶性物质,易于在血液中运输,并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脂肪酸分解供能时,酮体是联系肝脏与肝外组织的一种能量特殊运输形式。 2、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 在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由于脂肪酸大量动员,肝脏中生成的酮体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血酮体可以代替血糖成为脑组织和肌肉的重要来源,这在机体糖储备减少时降低脑组织对血糖的依赖性、防止中枢疲劳、节省血糖以保持运动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3、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4、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 肝糖原的储量对酮体生成的影响,表现为体内糖储备决定肝脏脂肪酸的两条代谢去路的速率,从而影响酮体的生成量,因此,可测定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 4、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 糖储备充足 (五)运动对血酮体的影响 运动中血酮体的消除速率在血酮体浓度低下时,代谢消除加快;而在高浓度血酮体水平时,代谢消除度率不再加快。 (五)运动对血酮体的影响 血酮体的升高可引起血液pH值下降,破坏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因此,酮体与长时间运动时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有关。 作业题 1、简述运动时三脂酰甘油的供能形式及特点。 2、运动时酮体生成有何意义及危害? 由一分子乙酰CoA与另一分子乙酰CoA缩合生成。 酮体生成后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成为血酮体。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转变成乙酰辅酶A, 然后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丙酮的氧化途径目前还不太了解。 (四)酮体生成的意义 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 能量代谢 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 备状况 体内输出 脂肪酸的 一种形式 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lc300培训教材课件.ppt
- 表面活性剂的检测课件.ppt
-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课件.ppt
- 西双版纳旅游景点介绍PPT课件.ppt
- plckejiang课件.ppt
- PLC-S7200教程课件.ppt
- 计划生育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幻灯课件.ppt
- 视觉对视觉心理的认识课件.ppt
-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课件.ppt
- 让可以再生的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