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_3415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中测试卷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8和13题在答题卡作答,其余题目在答题卷作答。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数字/数见不鲜 间距/间不容发 下载/千载难逢 B.扛枪/力能扛鼎 否决/否极泰来 拾掇/拾级而上 C.惆怅/风流倜傥 儒家/相濡以沫 枯燥/怙恶不悛 D.沏茶/休戚相关 角色/矫枉过正 创伤/悲怆欲绝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A.打肿脸充胖子     B. 乐此不彼 C. 李代桃僵 D. 肆无忌惮 《旧唐书·刘德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B.妻以平寿县主??? ?C.诚在主上D.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后与仁基同归李密与麾下兵B.人主好宽则宽今则反是C.令于怀州镇守复行于今日矣D.俄出为绵州刺史百姓为之立碑下列各句,是(  )(3分)A.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B.?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C.?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D.?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9.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梅花落:乐曲名。 (1)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3分) (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大巧若拙 朱良志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