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课内文言文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011年~2015年安徽中考命题分析 2016年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形式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5年安徽中考文言文命题依然体现“稳中有变”的特点,阅读材料立足于课内,考查范围为安徽考纲规定的基本文言篇目。考查形式以单篇阅读或比较阅读的形式呈现。 纵观安徽省近几年的试题,发现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重要句子的翻译;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文段主旨。但给句子划分停顿,理解句子中的情感,分析表现手法以及感悟启示、拓展延伸等类型的题目也不可忽略。 预测2016年课内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篇目有:《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 20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简答 17 4分 把握主旨 填空 18 2分 2014 《爱莲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4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5 4分 把握文意 简答 16 2分 把握写作意图 简答 17 4分 2013 《三峡》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填空 17 2分 内容理解 简答 18 4分 2012 《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课内比较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填空 17 2分 内容理解 简答 18 4分 2011 《马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概括要点 简答 17 3分 把握写作意图 简答 18 3分 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等文学常识。”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要求如下: ①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②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③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④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考查范围 课标篇目:十六篇。包括: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四)》(即《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其中《鱼我所欲也》、《出师表》、《三峡》在2015年考试说明中不列为必考篇目) 第8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15·安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  ) (2)必先苦其心志  (  ) (3)曾益其所不能  (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思路点拨】 安徽中考文言文对词语解释题的考查一般设置五个小题,考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特殊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文言文阅读中新增了一个指示代词“其”的考查,须引起重视。在解释文言词汇的时候,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如“举”“喻”是古今异义词,“出”属于动词活用作名词,“曾”是通假字,“其”是代词。解释这些词,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如“举”的今义为“举起”,明显不符合“百里奚举于市”这一语境。“出”一词,若解释为“出去”,也不合语境,解释为“在国外”较为妥当。“曾”在古文中多作通假字用,通“增”,意思是“增加”。联系语境,可知“其”的意思是“他的”。 【参考答案】 (1)被选拔,被任用 (2)他,他的 (3)通“增”,增加 (4)了解,明白 (5)在国外;在外面,指国外 ?考点一:文言词语的解释 【方法指导】 1.文言实词:(1)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