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的护理配合
【摘要】 总结了17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护士术前进行全面评估, 充分准备, 详细了解手术入路及颅内重要组织器官与肿瘤的关系, 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 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熟悉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手术材料的使用方法, 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颅底肿瘤;护理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有100多年的历史[1], 125I粒子是常用的内放射源, 在国外已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2]。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的恶性肿瘤加以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对控制再复发、延长生命有着重要作用[3]。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导管室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17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效果良好,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7例患者, 男性12例, 女性5例, 年龄22~66岁, 平均年龄44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 影像学(MRI或增强CT)诊断明确、病理证实。11例转移瘤, 6例原发病灶(2例鼻咽癌, 4例脑膜瘤), 其中8例有手术史, 3例拒绝外科手术;此17例患者中有12例分别接受过化学治疗。临床表现:眼睑下垂、眼球活动欠佳、张口受限3例;阵发性头痛、嘴角歪斜4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0例。肿瘤部位:左侧颞下窝累及鼻咽旁间隙及中颅底窝3例, 右侧颞叶区5例, 颞下窝、视交叉转移4例, 单纯左颞下窝5例。
1. 2 治疗方法 CT扫描后确定肿瘤组织的位置、形态及大小, 通过TPS设计治疗计划, 确定治疗区域, 算出植入粒子的数量。手术操作时按照CT所获得的影像信息( 主要依据瘤体的位置), 避开血管、神经和重要组织器官, 确定植入针穿刺点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 骨穿刺针钻孔, 按照TPS计划经粒子植入针将粒子植入瘤体内, 直至种植满意, 拔除穿刺针, 包扎穿刺孔;最后行CT扫描以确认粒子分布情况。
1. 3 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情绪稳定, 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配合
2. 1 心理支持 由于此手术均从颅面部入路, 患者担心治疗效果的同时又担心术后形象受损, 再加上多数患者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了解, 会担心粒子伤害周围正常组织, 因而产生紧张、焦虑等一系列心理负担, 甚至延误手术, 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 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通过术前心理支持, 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耐心细致的对者进行讲解, 使他们了解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的目的、原理、方法、效果,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介绍成功病例, 稳定患者情绪, 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2. 2 术前检查 常规行头颅增强CT、MRI检查, 明确肿瘤部位、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确定肿瘤性质。因颅底肿瘤血供丰富或与颈内等大动脉关联密切, 必要时行CTA或全脑血管造影, 以了解肿瘤主要供血动脉。
2. 3 常规准备 术前手术区域常规备皮、剃发、洗头;术前6 h禁饮食;做好皮肤试验, 如抗生素试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 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止血药、止痛药、止吐药等, 以减轻术中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术前参与手术配合的护士应与术者全面沟通, 详细了解手术入路及颅内重要组织器官与肿瘤的关系, 评估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拟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4 物品准备 介入手术包、骨穿刺针、18 G粒子植入针和粒子包(由同位素室专职人员负责、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各种型号注射器, 2%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20%甘露醇注射液、急救药品和仪器设备。
2. 5 术中护理
2. 5. 1 体位护理 根据手术要求, 协助患者在CT床上采取合适的体位, 既要利于医生穿刺治疗, 又要使患者舒适安全;体位摆好后, 嘱患者不能自行变换体位, 保持平静呼吸。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生命体征监护。
2. 5. 2 病情观察 该手术穿刺点多采用面部、耳后等部位, 此部位血管丰富, 术中极易出血,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准确记录出血量,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治疗过程中随时倾听患者的主诉,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剧烈、烦躁不安等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另外, 此类患者术中大多精神紧张, 护士应及时与其沟通, 嘱其放松, 适当应用转移注意力方法, 必要时用纱布遮挡患者眼睛, 来缓解精神压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