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06例腰椎骨折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并对其分型。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可提供三维立体图像,提高骨折脱位的诊断率。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利于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作出诊断,对其损伤范围、程度、分型、稳定性等作出明确地判断,让患者尽快诊治、康复。本文着重讨论我院23例胸腰椎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表面阴影显示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特点,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和应用。
【关键词】脊柱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69-0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男64例,女42例,发病年龄17岁-58岁,平均年龄41岁。车祸伤42例,高处跌伤64例。损伤部位:胸椎16例,胸腰椎56例,腰椎34例。本组伴脊髓损伤82例,其中完全瘫痪36例,不完全瘫痪46例。
1.2检查方法CT扫描采用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定位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层面与椎管垂直,螺旋扫描:120kV,300mA,螺距3.0,层厚1mm,0.5mm间隔重建。重建方法: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矢状位、冠状位、任意斜位重建,选择最佳角度、最佳方位显示骨折线的累及范围、程度;椎管形态、前后及左右径线;骨碎片位置、形态、大小、数量等情况;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主要采用遮蔽容积显示(Shaded volume rendering,SVR),任意角度旋转,直观、立体、最佳方位显示病变范围,必要时采用切割3D图像,显示椎管形态及内部骨碎片情况
2结果
2.1胸腰椎骨折部位胸椎16例,胸腰椎56例,腰椎34例,胸腰椎骨折范围单节椎骨折72例,双节椎骨折18例,三节椎骨折12例。胸腰椎骨折分型与CT表现压缩性骨折CT表现椎体前缘不规则楔形变,前部变扁,后部高度正常,骨折线累及前柱或前中柱,但不涉及椎体后壁。爆裂型骨折CT表现为中柱受累,涉及椎体后壁或三柱,骨折片可突入椎管内。安全带骨折棘突间距离增宽,骨折线累及后柱。骨折脱位CT表现为双弧征,骨折线累及三柱中的任何一柱,椎体旋转,小关节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变窄。Worter椎管狭窄分类法将椎管横断面三等,并用0、1、2、3表示狭窄程度;即椎管完整性破坏但无狭窄为0度,1/3为1度,2/3为2度,2/3以上为3度。狭窄指数达1度-3度者为78例,占73.6
3讨论
骨折确认骨折线一般较容易,常见横、纵、斜或不规则形之锐利低密影,常伴有皮质不连、移位等。值得注意的是,MPR由于可任意旋转至最佳平面,如矢状位或斜位等,故能发现小骨折线。因此螺旋CT显示骨折率几乎100%。三维重建通过旋转和切割,多方位提供椎管内的立体图像,这是X线平片常规CT横断面扫描无法达到的。脊柱俯视位、仰视位能观察骨折对骨性椎管完整性的影响,椎管内矢状剖开能清晰显示脊柱骨折脱位所造成的继发性椎管和椎间孔的狭窄,显示椎体及关节突在矢状位上的移位,显示椎体后缘碎裂骨块的大小、形状及移位情况.关节脱位X片和普通CT很难发现胸腰椎半脱位、顶立和绞锁。螺旋CT由于采用薄层连续容积扫描,经过后处理重建,3D、MPR像上可见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裸露”,或为小关节脱位常是中、后柱骨折伴发或附随征象,所以术前准确判定其类型,对临床极有帮助。胸腰椎骨折的分类Denis等创建了三柱学说,将脊柱分成前、中、后三条柱状结构。前柱由前纵韧带和椎体、椎间盘的前、中1/3组成;中柱为椎体椎间盘后的1/3和后纵韧带;后柱由椎弓、椎板及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构成。临床常用外伤机制将骨折分型,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安全带骨折、骨折脱位,多排螺旋CT以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广的覆盖范围,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各向同性的数据采集使任意角度的多平面重组切面都与原始的直接扫描图像质量相同。一次扫描得到的原始数据可以进行多平面重组(MPR)、三维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重建技术。国外文献报道,横轴位图像是CT影像诊断的“金标准”,而多排螺旋CT以薄层采集容积数据大大提高了沿躯体长轴方向的分辨率。重建后的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具备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各方位不同层面的图像具有完全相同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多排螺旋CT的MPR图像均可作为CT图像诊断的“金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