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发性震颤的再认识:并非总是良性过程
特发性震颤(ET)也称原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等,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887年Dana首次描述了该病,100多年来,科学家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过去传统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性、遗传性、姿势性、单一症状性疾病,不造成其他严重病变,因而该病又称良性特发性震颤。但是随着病例累积的增加、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特发性震颤的临床演变并非总是良性过程,病情严重者往往伴随震颤幅度增加而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无法完成正常书写、无法当众讲话,甚至不能独立进食和穿衣,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近10年的研究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不仅有运动症状(震颤),还有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性格、嗅觉、听力的改变),所以特发性震颤并不是单一症状的良性疾病,可能是一种与家族遗传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和复杂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多为中老年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差异比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选择的特发性震颤诊断标准不同,调查方法也存在差异。另外,轻度特发性震颤与生理性震颤区分的标准亦不同,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这种鉴别更加困难。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特发性震颤的流行病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本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几乎影响所有的种族。②特发性震颤可见于各年龄组,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有研究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年龄可能呈现2个高峰:40岁之前占42.2%,60岁之后占57.8%。总体趋势是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较早,而散发性特发性震颤的发病较晚。③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病因:与遗传因素相关,受环境因素影响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是在遗传与环境多因素作用下发病。
遗传因素50%~7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参与了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研究显示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表型变异性和遗传异质胜的遗传性运动障碍。
环境因素特发性震颤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中含有的神经毒素、β-咔啉碱(由哈尔碱和骆驼蓬碱2种成分组成)、重金属铅、吸烟等。
临床特征:震颤,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
运动症状
震颤:特发性震颤患者唯一的运动症状它是频率4—8Hz的手部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初期患者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势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在维持姿势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抑制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动作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发生在许多自主运动中,包括写字、倒水、吃饭、穿衣、言语和操作等。90%的就诊患者功能都受影响,震颤严重的患者无法自行穿衣、吃饭。
震颤的发病部位特发性震颤发病常从双侧手部开始,也可以单侧上肢起病(大约有15%的患者震颤可从优势手开始)。本病对四肢及五官的影响程度为手部95%、头部34%、面部5%、声音12%、躯干5%和下肢20%,单独的头部震颤不常见,可能是肌张力不全的表现。少数患者首发症状可在头、舌、唇、下颌及咽喉部,以致说话成颤音。
震颤的发作特点特发性震颤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还会随情绪、注意力集中、饥饿、运动和疲劳而加重,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小时,第2天震颤反而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很类似于帕金森病。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约有6.6%~47%特发性震颤患者有肌张力障碍。
特发性震颤有静止性震颤,该类患者具有病程长、震颤程度重等特点,虽然临床上没有发现动作缓慢、肌强直等表现,但是电生理检查显示具有与轻型帕金森病相同的特点,此时应与帕金森病相鉴别,特发性震颤患者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无效。
特发性震颤患者也可有步态异常,表现为不能完成一字步,有的出现平衡失调,患者手或上肢自主运动时出现辨距不良,并有经典的运动幅度过大和意向性震颤,交叉步态共济失调等类似小脑病变,若步态异常合并意向性震颤,则患者生活质量很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VIP
- 幼儿通识性知识大赛考试总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VIP
- 3 桂花雨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课件.ppt VIP
-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课件.pptx VIP
- 4 珍珠鸟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ppt VIP
- 2025至2030中国衣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1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诊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