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绪保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介绍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绪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9.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2-0092-02
本院王绪保老中医是甘肃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博及医源,精研医理,临床经验颇丰,享有盛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目前主要是针对病因和对症治疗,近期缓解症状有效,但远期效果不理想。本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王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前贤,主张紧紧抓住消渴病久入络、痰瘀阻滞这一重要病机,灵活运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一顽疾,效果明显。笔者有幸作为王师学术经验继承人待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从瘀从痰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阴虚燥热,瘀血为患,贯通活血化瘀
消渴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及多个脏腑。阴虚耗液,燥热伤津,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血行不畅致血脉瘀滞,尤其是消渴多种并发症多与血瘀有关。有学者认为,“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1],《医林改错》认为“血受热则煎熬为块”,说明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王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消渴患者常有舌质黯红、红绛、紫黯、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或面色灰黯、口唇偏黯、手掌之大小鱼际色红或黯,凡此种种,皆为消渴阴虚燥热,耗津灼液,兼有瘀血。消渴及其并发症不论病程长短多存在血瘀征象,且贯穿于病程始终,故治宜滋阴润燥、活血化瘀。以消渴方合二冬汤加减:生地黄、麦冬、天冬、葛根、知母、黄连、黄芩、天花粉、当归、赤芍、鸡血藤、牛膝、川芎。方中生地黄、麦冬、天冬、葛根、知母、天花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黄连、黄芩既清热燥湿,又反佐生地黄、二冬等药之滋腻;当归、川芎、赤芍行气活血,散无形之血瘀;鸡血藤、牛膝既活血通络,又载药走四肢肌表,直达病所。全方滋润而无留腻之嫌,活血却无伤阴助燥之弊。不论病之新久,有斯证用此方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2 津液耗伤,脉络瘀滞,关键化瘀通络
消渴以阴性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者之中,虽有所偏重,但往往又相互影响。消渴之人,肾阴亏虚,虚火上燔,肺受燥热所伤;反之,肺不布津,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这些均可使津液耗伤。《医学纲目?消瘅门》说:“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王师认为,消渴日渐,阴虚内热,津液耗伤,引起血行不畅,血脉瘀滞,四肢肌肤筋脉失于濡养,因血行滞涩不畅而并非血液凝滞不通,故无疼痛或疼痛不甚,但见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虫爬、发热、发凉等,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或“袜套”样感觉减退。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桔梗、牛膝、柴胡、枳壳、地龙、川芎。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柴胡、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桔梗、牛膝二味,一载药以上行,一引血以下行,调节升降。若气虚推动乏力者,加黄芪以益气;若气阴不足者,可合生脉散以治之。
3 燥热凝炼,痰阻脉络,不忘?痰通络
消渴病久,肾阴亏虚日渐,则虚火上燔心肺愈烈,肺受燥热所伤愈久,则耗津伤液愈盛;又肺不布津,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而脾胃燥热偏盛,又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医学心悟?三消》曰:“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医门法律》云:“水精不四布,五经不并行之处,以言其患……一由胃而下流于肠……一由胃而旁流于四肢……始先不觉,日积月累,水之精华,转为混沌,遂成痰矣。”且“血积既久,化为痰水”。王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疼痛者当属此类证型,其病机为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脉络,不通则痛,故出现以四肢或其末端对称性疼痛为主诉,疼痛呈针刺痛、烧灼痛或钻凿样疼痛,其表现各种各样,多数患者常难以正确描述,有的疼痛甚为剧烈,患者难以忍受,白天或行走后可以减轻;并指出,血滞为有瘀,血凝乃夹痰,前者为后者之渐,后者则为前者之甚。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异常先于疼痛出现,而一旦出现疼痛,则日渐加剧以致难忍,盖因血脉经络不通之故。临床除上述肢体疼痛等症状外,还常表现有头身困重、乏力、脘腹胀满、纳差、痰多、苔厚腻等。王师在清热凉血化瘀的同时,还主张祛痰通络。他认为,痰浊形成后,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易停聚而阻遏气机,血行不畅,又生瘀血,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