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肋单元法与脾指数法评估脾脏大小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肋单元法和脾指数法评估脾脏大小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128层螺旋CT对10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腹部扫描,测量脾脏的上下径、长径、厚径和相应的肋单元数,并采用ADW 4.5工作站计算脾脏体积。比较肋单元法与脾指数法评估脾脏大小的准确性。 结果 肋单元数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3~6.47;与肋单元数比较,脾指数更能反映脾体积大小;成年人脾体积与脾指数的回归方程:脾体积=0.445×脾指数+29。 结论 脾脏大小与肋单元的相关性较差,与脾指数相关性良好。
[关键词] 螺旋CT;脾脏体积;肋单元;脾指数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29-03
脾脏具有滤过血液、造血、储存血液和调节血容量的功能,同时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中心[1]。脾脏的功能和形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种疾病均会引起脾脏大小的变化,因此,准确测量脾脏的大小对于判断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脾脏各径线和脾脏大小的测量及其相关因素也是医学影像学的热点。本研究首次采用128层螺旋CT结合3D成像技术对脾脏各径线和体积进行了测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进行腹部CT检查的健康成年人100例,年龄20~83岁,平均(50.07±15.57)岁。其中,男性54例,年龄23~76岁,平均(48.20±16.09)岁;女性46例,年龄20~83岁,平均(52.26±14.82)岁。
1.2 排除标准
①临床查体提示脾大(触诊肋下可扪及);②有白血病、淋巴瘤、脾梗死、贫血、恶性肿瘤、长期发热待查病史;③血红蛋白减低(2.0 mg/dl)者;⑤副脾,脾脏先天异常或脾脏密度不均者。
1.3 扫描方法
采用GE 128层螺旋CT,型号:OPTIMA CT-660;工作站:ADW4.5;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旋转时间0.8 s,螺距1.375,矩阵512×512。受检者仰卧,在平静呼吸的吸气末相屏气行螺旋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脾脏上下极。
1.4 图像处理
扫描结束后,将图像重建成0.625 mm层厚,发送至ADW4.5工作站,采用MPR冠状面测量脾脏上下径,采用横断面脾门层面测量脾脏厚度及长径,使用体积测量软件获得脾脏体积。
1.5 记录数据
①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②脾厚径(t):脾门中心层面之脾内缘至脾外缘的最短径;③脾长径(b):脾门中心层面脾的最长径(前后直线);④脾上下径(l):脾脏的上缘至下缘的垂直距离,即脾脏下极床位减去上极床位;⑤脾指数=t×b×l;⑥脾肋单元数:脾脏最大截面之层面脾脏外缘占据肋单元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各参数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K-S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时,符合正态分布参数者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脾脏各变量统计结果及正态性分析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各变量中,除了肋单元P0.05,即脾厚径、脾长径、脾上下径、脾指数、脾体积均符合正态分布(表1)。
表1 脾脏各变量统计结果及正态性分析的比较
2.2 肋单元与脾脏各径线和体积的关系
肋单元不仅与脾脏各径线无线性关系,而且与脾体积也无线性关系,即采用肋单元的方法推测脾脏大小的方法不科学,采用百分位数法计算肋单元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3~6.47(图1~图4)。
2.3 脾指数与脾体积的关系
脾指数与脾体积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1(P0.01),成人脾指数与脾体积的回归方程:脾体积=0.445×脾指数+29(R2=0.849,P0.01)。
3 讨论
脾脏的形态与脾脏的功能有密切的相关性,如肝硬化、多种感染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及药物等均可引起脾脏体积的增大[2-3],注射可卡因后可引起脾脏缩小和相应的血红蛋白升高等[4]。由于脾脏的血容量较大,所以脾脏的早期病变仅表现为体积的变化,因此准确判断脾脏的形态和体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评估和测量脾体积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李氏五肋单元法、脾径线和脾指数法、CT成像技术、李青水等[5]报道的改良多田公式法。临床多以多排螺旋CT扫描脾脏,本研究采用128层螺旋CT,该设备较以往X线扫描辐射剂量更低,扫描图像质量更高,利用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冠状及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