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子之间留点“距离”
主持人语:李安的电影《推手》让观众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美国母亲玛莎对儿子杰米采取开放的西式教育;而中国爷爷则认为杰米“没大没小”。当杰米画出一幅充满暴力色彩的画时,玛莎亲吻并鼓励他;而中国爷爷则教他学习中国水墨画,让他领略儒家文化的中庸平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能感受到这种困惑:一方面,我们努力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渴望培养他们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完全丢弃传统文化中对父母权威的尊重。专家认为,家长要规划出孩子自由的界限,分清孩子的“需要”和“索求”。孩子的需要是必须满足的,但孩子的索求和冲动却应适可而止、有限度、有规矩。在面对孩子“索求”的时候,父母应具有家长、老师般的权威。可以说,亲子之间的关系,就像太极中的“推手”,需要张弛有度,保持微妙而精准的“距离”。
双重角色:培西和胖总管
(欧阳先生,34岁,外企高管)
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在美国留学。可以说,我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我发现,像我这样成长背景的家长,对“亲子之间是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话题,内心都颇为纠结。比如我有位常年定居国外的高中学长陈先生,就完全放弃了做父亲的权威,和女儿凯西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凯西从5岁时起,就自己决定每年去哪里度假,甚至决定自己的重大花销。陈先生认为这是凯西独立、聪明的表现,并允许凯西在自己朋友们面前数落爸爸的不是。凯西到了青春期,坚持要独自环球旅游,拿着父母的信用卡随便刷。当凯西花费巨大陈先生发出警告时,凯西还振振有词:“你买这买那,我都不管;你去哪儿旅游我也不干涉,你为什么要来管我?我花掉了你的钱,以后连本带息还给你就是了,你为什么因此而破坏我们的友情?”
只要凯西说出“友情”两个字,陈先生就会缴械投降。他说自己太在乎与女儿的“友情”了,常会为此而失去原则。陈先生所处的困境深深刺痛了我:我发现当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主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威,给孩子“没大没小”的错觉之后,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便会陷入被动的教育窘态中。于是,当我有了儿子鼎鼎之后,我就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家庭的秩序与权威。
每天下班回到家,我都会和鼎鼎一起疯玩。鼎鼎酷爱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他认为自己是“托马斯”,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培西”。小火车头托马斯和小火车头培西是好朋友,就像我和儿子是好朋友一样。但是,我也给鼎鼎立了很多规矩。我告诉他:“当你违反这些规矩的时候,爸爸就不是培西了,爸爸就是胖总管——小火车们的管理者。如果你造成了‘混乱和延迟’——胖总管是这么说的——你就会接受相应的结果。”
儿子第一次钻进书房,拿着笔在我的文件上乱画的时候,我就跟他立好了规矩:“以后,你只能在你的涂鸦册上画画。如果你画在别的地方,爸爸就罚你三天不能看电视。”
没多久,儿子就违规了。我带着他来到墙边:“这是谁画的?”“鼎鼎画的。”儿子答。“爸爸说过,你只能在涂鸦册上画画,但是你画到了墙壁上……”我还没有说完,鼎鼎就用头顶着我的大腿,做出亲热的样子,还张开双臂想让我抱,嘴上说:“培西抱抱托马斯……”我蹲下来,用手将他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当你违反规矩的时候,爸爸就是胖总管。爸爸要负责维护这个家的秩序和安全,并且要说话算数。鼎鼎三天不能看电视,知道吗?”
鼎鼎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跑去找妈妈。妻子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上,说:“爸爸是家里最大的,妈妈要听爸爸的。爸爸不让你看电视,一定是有原因的,对不对?”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鼎鼎很多次来试探我的底线。当他和我玩得很开心时,会突然问我:“我们一起看电视好不好?”我立刻收起笑容,很严肃地告诉他:“不行。”他吐吐舌头,也就作罢了。
经过类似的很多事件之后,我在权威和朋友两种角色中间渐渐找到了平衡点——当孩子遵守家庭规则时,我是他的朋友;当孩子违背规则或任性胡闹时,我是权威。
用鼎鼎的话来说:“我乖的时候,爸爸是培西;我闯祸的时候,爸爸是胖总管。”
上行下效,适度空间
(周女士,36岁,事业单位科员)
我女儿姗姗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我父母都是退休教师,虽然他们在教书育人上很有一套,但对外孙女却百依百顺,毫无长辈的威严。
只要姗姗一生气,小嘴一噘,老人就变得毫无原则。不知不觉中,姗姗变成了唯我独尊的小公主,把老人呼来唤去,一发脾气就打外婆,疯玩起来还把外公当马骑……小区的同龄孩子不喜欢跟她玩,说她是爱哭鼻子的“娇气包”。
最糟糕的是,姗姗养成了推卸责任的习惯:不好好吃饭,却责怪外婆菜做得难吃;不想穿衣服,会说衣服难看;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借口是小朋友欺负她;连走路磕到桌角后都要猛打一通桌子,作为报复。
每当我和老公纠正她“没大没小”的毛病时,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