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早期进化论学派 (Social Evolutionist) 一、早期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社会进化论的基本原则 1.强调人类心理本质的一致性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直接单线性的,即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推进。 3.人类文化是分阶段逐步前进的。 4.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一般都有其心理学的根据,并可根据个人的心理本质推导文化现象发展的规律。 三、社会进化的基本阶段 三、社会进化的基本阶段 2.萨瑟兰(Alexander Sutherland)的划分 ①蒙昧时期的野蛮人(savages) ②野蛮时期的半开化人(barbarians) ③文明时期的文明人(civilized man) ④文化发达时期的文化人(cultured man) 四、社会进化论学派的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和比较法:利用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2.残存法:运用“遗物”(survivals)的观念,从考古遗物可以看出各民族发展有不同阶段。 五、社会进化论学派评述 1.社会进化论的许多学术观点被后来的学术研究证明是错误的。如有关物质环境是文化的性质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文化的“并行说”、文化单线渐进论等。 2.社会进化论尽管看到了文化传播现象,但是却很少注重文化传播对人类社会文化演进的影响。 3.在研究方法上,社会进化论将处于不同文化进化阶段上的文化现象拿来进行比较,本身是不具可比性的。 第二节 传播学派 (Diffusionist) 一、德国传播学派 ( German-Austrian School ) 1.代表人物 (1)格雷布雷尔(Robert Fritz Graebner,1877-1934) 《大洋洲的文化圈及文化层》(1905) 《美拉尼西亚的弓文化》(1909) (2)施密特(Wilhelm Schmidt,1868-1954) 《神的观念的起源》 (1912) 《南美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 一、德国传播学派 2.基本观点 (1)不同民族文化相似性可以用文化接触而产生的传播来解释,否则,就是起源于同一源头。 (2)寻觅传播痕迹的方法:分析文化之间的类似点,分析的两个标准:质的标准和量的标准 。 文化圈理论(culture circle):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无论在何地,都属于某一文化圈,起源于某一中心,人类的每一种文化最初都起源于某一个文化中心,从该中心传播到世界各地。(Leo Frobenius 首先提出此概念 ) (3)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英国传播学派( British School ) 1.代表人物 二、英国传播学派 2.主要观点 (1)强调历史的复原; (2)强调“借用”(borrowing); (3) “泛埃及论”。 三、美国传播学派(American School) 1.代表人物 三、美国传播学派 2.主要观点 (1)创造“文化区”(culture area)的概念,意思是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分布的区域,以此概念,他在美洲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区; (2)指出文化区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创了“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研究路线。 四、对传播学派的评价 肯定评价: 强调传播的作用,修正了早期进化论的某些缺陷。 否定评价: 1.过分强调传播的作用,而忽视了每一民族都有其独立创造性的一面。 2.传播学派自诩为“文化历史学派”,但事实上,英、德传播学派在应用传播论来解释某一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历史的限制; 3.理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往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是凭空推想,对于很多重要问题无法解释。 第三节 历史学派 (Historical School) 一、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 1.博厄斯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有关的理论应该是从这种具体的历史中演绎出来,而不能先提出一个空泛的理论设想。由此,他认为人类学家首要的任务仅在于尽可能地收集民族志的材料,而不是主观地形成理论。 2.重视田野工作,强调原始社会的复杂性,认为研究者只有使用该社会固有的词汇,注意极小的细节,并且从时间的或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才能予以理解。 3.文化的三种基本观念:文化独立论、文化区域论和文化相对主义。 三、对历史学派的评价 博厄斯是“美国人类学之父”,他的观点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优秀教学设计《共产儿童团歌》教案.doc VIP
- 肝硬化诊治指南2025年.docx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08【人教版英语字帖】八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新目标含音标).pdf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押题及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合理用药用药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结构设计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表格自带公式).xls VIP
- 规范言行从我做起主题班会.pptx
- PanelView Plus 7 Performance 终端用户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