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角洲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角洲前缘沉积垂直特征 三角洲 前缘水道砂 三角洲 前缘席状砂 前三角洲 Delta front processes 三角洲前缘过程 前三角洲亚相Prodelta facies 前三角洲亚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大部分是在波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内形成的,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可含少量细砂,有时可见海绿石等自生矿物。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并常见有广盐性的生物化石,如介形虫、瓣鳃类等。随着向海洋方向过渡,正常海相化石增多,生物潜穴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 平面相组合及垂向层序 三角洲内部平面相组合: 陆→海: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其处于同时期的同一沉积界面上。 “同期异相”:随着三角洲前积式向海推进,早期沉积界面就成了三角洲前积层的等时面。每两个等时面间所限制的前积层都包含了同一时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不同的亚相,故称为“同期异相”。 “同相异期”:而在一个大的三角洲沉积中,同一亚相(如前三角洲)乃是不同时期形成的该亚相的叠加,为“同相异期”。 垂向层序: 按相序定律:三角洲在平面上依次邻接而出现的相,在垂向上亦依次递变。 对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来说,上→下: 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和细粒沼泽沉积 三角洲前缘砂和粉砂 前三角洲泥 大致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沉积的垂向层序 四、三角洲发育控制因素 三角洲发育与演化常受到构造活动、气候、海洋水文、海平面变化和海洋动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具体区分每一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常常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三角洲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常常是比较突出、显著的。没有一个三角洲的沉积作用与演化历史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式加以概括。 由于构造、气候和海洋动力因素的变化,沉积物供应量与受水盆地沉积作用之间的物质平衡是因时、因地而异的。三角洲的进积和退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交替出现;由于河道的变迁和沉积中心的迁移,三角洲的建设时期和破坏时期也可以在时间上不断交替。 气候条件 河流的作用(径流量与输沙量) 河口水动力作用(河口水流\潮汐\波浪\海流) 地质构造特征 海平面变化 人类活动 主要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是控制三角洲发育的重要因素 气候决定降水量(径流量) 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等 河流的作用(径流量与输沙量) 沉积-动力 实例: 河口水动力作用 (河口水流\潮汐\波浪\海流) 河口水流变化(水流量与含沙量)    河流水流变化和入海泥沙变化对三角洲的演变至关重要。世界上不少三角洲都因流域修建水库或(和)调水引起的入海泥沙减少而由淤涨转变为侵蚀。著名的例子有尼罗河、科罗拉多河、埃伯河、等三角洲等(Trenhaile,1997;钱春林,1994;Vericat, D.,2003 ;Daessle,2001;Sanchez-Arcilla,1998 )。    中国:黄河、 长江、滦河 河口水动力作用 (河口水流\潮汐\波浪\海流) 潮汐 (1)破坏了水体的垂直密度分层,涨潮、落潮加强河海水的混合作用 (2)对河口沙坝的破坏作用        潮汐汊道-深水航道    第九章 三角洲 一、三角洲及研究意义 二、三角洲研究进展 三、世界主要三角洲 四、三角洲的发育与沉积特征 五、三角洲发育控制因素 六、三角洲的类型与特征 一、三角洲及研究意义 定义: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由于这里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地和扇形地。 研究意义 资源(土地、油气等) 交通(港口码头) 长江三角洲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海岸带中枢,内含15个城市、13个地区,组成特大中心城市6个: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与宁波。 长江三角洲地位 丰富的水土资源和温润的气候为“黄金水道”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水源、能源、交通、人口、城市、产业、财富富集,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率先进入现代化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 全部面积99610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1%,人口7404.7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创造的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GDP)的19.5%,贡献22%的中央财政收入(佘之祥,2004) 南京以下的长江沿岸正在掀起城市带、临江工业区、水利工程、水运工程、能源及越江通道等建设。 以三角洲西顶点的南京为枢纽,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内联华中与西南广大腹地;外以上海为中心,联合三角洲南北两端深水港,构建直通海外的临海工业与国际商贸枢纽港口群。 图2 上海宁波集装箱吞吐量比较 图3 上海宁波集装箱吞吐增长情况 三角洲的研究进展 三角洲是在河流入海或入湖时,挟沙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