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中考记叙文阅读答辩.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阅读 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6、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夸张 (4) 排比 (5) 对偶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引用 (10)反语 (11)对比 文章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突出的方式,通常是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描写方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记叙文阅读方法 1、找中心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把握文章主旨。 2、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3、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4、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5、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老王》 (2)核心事物 :《 风筝》 (3) 核心事件 :《一件小事》 (4) 核心地点: 《芦花荡》 (4)作者情感: 《难忘2008》 6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一语双关:表面指什么,实际指什么,或者象征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回答) (2)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句子赏析 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赏析,突出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重点分析句子中的某个使用精妙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从思想内容情感上赏析,突出句子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哲理。 答题 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 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3、结合语句或文章内容分析 举例: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倒更远的地方。 答: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的、茁壮的生长的动人情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由衷喜悦之情。 例: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答:突出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 例: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用“啃”和“啧啧”写出了他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他的脸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