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答辩.ppt

2017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 专题四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 *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 E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1.(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闪 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宏大”和“洪大”都表示“大”,但前者形容地域、理想、规模、志向等巨大、宏伟,后者形容水势或声音等大。使用对象不同。“攀”,强调抓住某物;“沿”,强调顺着某物。结合后面的搭配对象“梯子”,应选“攀”。“银闪闪”和“亮堂堂”都有十分明亮的意思,考虑到后面的“金灿灿”,应选“银闪闪”。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2.(2015·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A项,强调他说话简洁明了,使用准确。“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B项,用来形容“各方立场”,使用不当。“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C项,说的是“文房四宝”,使用对象不当。“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义词。用于D项使用不当。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3.(2014·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 曼延 总算 B.反应 蔓延 总算 C.反映 蔓延 终于 D.反应 曼延 终于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1)反应: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此处应选用“反应”。(2)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二者都是动词,都有“扩展”的意思。此处用于“火势”,应选用“蔓延”。(3)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依据句中“这几年虽然很艰难”,应选用“总算”。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4.(2014·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项,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境是指寒冷,而非害怕,与语境不合。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C项,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用错对象。D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 2 3 4 5 答题感受 5.(2013·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项,“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B项,“其间”,这中间。C项,“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D项,“鼎足而立”,像鼎的三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