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辩证法章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高考政治总复习 辩证法章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十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 【真题1】 (2009·广东文基,18)“六十年像长河,有缓 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 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 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解析: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但是,新中国建国 六十年历程又表明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从有缓流也有急流、有暖色也有冷色、有高音也有低音、 有欢乐也有痛苦可知,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的总趋势 是前进的,但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 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B 答案:B 【真题2】 (2009·江苏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 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 涵的哲理是 (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 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多难兴邦”一词蕴涵的哲理可以从两个角度理 解。从矛盾的角度看,多难与兴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事物的发展趋势上看, 由多难到兴邦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故选B。 答案:B 【误区警示】 误区:把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发展 的道路混为 一谈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发展的道路两者是 不能等同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 方向”,而不是事物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或某一步的方 向。正因为事物在某一具体阶段或某一步可能处于停滞状 态,甚至出现倒退,所以,事物发展的道路才是曲折的。 【反思领悟】 从2009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可以发现, 有四个省区的试卷考查了该知识点。而考查这一知识点的 材料和设问有一个共同点,即材料中都包含有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内涵,题肢中都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观点。因此, 当考生发现材料中包含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内涵,题肢中有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表述时,毫无 疑问该题肢必选。 高考时政材料题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 (教师用书独具)    一直以来,高考政治试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 是最近几年尤为突出,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 的试题占了高考政治试题的绝大部分,这类试题强调理论联 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时政热点信息、综合调动 运用考点知识、描述政治经济现象和问题、解决社会实际问 题的能力。时政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一般通过“一材多题” 的客观性试题,和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考 查的主观性试题体现出来。因此,熟练掌握时政材料题的解 答方法与技巧,是高考获胜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高考阅卷 中发现考生对此类试题的解答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不懂党和国家政策、获取信息不准确、答题漫无边际 问题二:不会调动原理知识、描述阐释片面、理论与实际脱节 下面一一讲解: 问题一:不懂党和国家政策、获取信息不准确、答题漫无边际 问题描述与分析 阅卷时我发现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由于审题不仔细,获 取信息能力有限,或者对时事材料不熟悉,不懂党和国家政策, 不知道时事材料本身所体现的热点问题,作答时往往根据自己 的经验作答,根本不看材料信息反映的什么时事问题,不能根 据时事信息结合设问进行分析,导致答题单调片面,漫无边际, 因而丢分严重。 典例精析与诊断: 【例】 (2009·辽宁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 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 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 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 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 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 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 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