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docVIP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对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髋膝关节周围骨折及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对双下肢交替进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来预防下肢关节的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只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症状进行评估,观察下肢深静脉彩超,记录围手术期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经过两种预防方法联合介入,其术后术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膝关节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在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间歇充气加压; 髋膝关节; 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不正常的凝结,将静脉腔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形成血液回流障碍。该症状是骨科下肢关节周围手术后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骨科的大型手术后往往由于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1]。DVT是肺栓塞(PE)栓子的主要来源,PE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国外文献报道的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总DVT发生率为46%~60%,近端DVT发生率为23%~3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为0.3%~7.5%[4-5]。据国内报道如患者在髋、膝关节手术前后不使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则下肢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为40%~84%,致死率可达0.2%~2.0%[6]。DVT作为骨科大手术(根据中华医学会《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被特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7]。目前国内外医疗工作者在临床上对下肢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有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药物)和机械性预防(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两种方法。本文笔者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于所在医院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单一预防方法所得临床效果相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联合预防在下肢关节围手术期中的作用,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入院需行髋、膝关节手术的患者中抽取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29~91岁,平均(53.2±6.5)岁;体重53.0~89.0 kg,平均(61.8±8.8) kg。所有患者均知晓治疗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服从治疗安排。所有病例选取需排除:心功能Ⅲ级以下、肾功能衰竭达3期、急性血栓静脉炎、下肢神经性疾病、肝素过敏及有抗凝治疗史、出血性疾病史和恶性肿瘤史的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30~91岁,平均(53.4±6.3)岁;体重57.0~89.0 kg,平均(63.4±7.9) kg;   对照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29~87岁,平均(52.5±7.9)岁;体重53.0~79.0 kg,平均(62.5±7.7)kg。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和体重结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预防方法 所有患者均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在对各器官功能评估达标后尽早安排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或伤后6~8 h)开始使用2500 U低分子肝素药剂进行皮下注射,24 h注射1次,术前24 h停用。术后6~8 h继续低分子肝素2500 U皮下注射,每24小时一次,持续7~14 d;同时对患者双下肢交替联合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机械性预防,6 h/d[6]。对照组患者只在手术结束后对其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注射剂量与观察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进行统计,并在每个患者术后1周对其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相关检查,观察其下肢有无胀痛、体温升高、肤色暗红、浅静脉出现迂曲等症状,同时对术侧下肢进行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对临床症状、体征和彩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可信区间9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侧下肢发生术后静脉血栓的情况对比 观察组经过两种预防方法联合介入,其术后术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