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6望远镜BFOSC系统新CCD性能测试结果
2010年,216望远镜的BFOSC系统更换了新的CCD芯片。该芯片为E2V的55-30背照式测试片,大小为1152×1274,比BFOSC上一个2048×2080芯片的规模小。每个像素的大小是22×22微米,相当于0.447×0.447角秒。CCD覆盖的天区大小是8.6×9.3角分,比过去的10.4×10.4角分要小,边缘地区没有覆盖到。其中,新片子的最后30列为空读overscan列,以便在实际观测时,得到每一幅图像实时的偏执电压信息。与上一个CCD芯片相比,该CCD的蓝端效率有下降,但红端效率有所提高(见表1)。
λ(?) ηCCD (%) 3500
4000
5000
6500
9000 18.4
49.9
86.3
88.7
38.5 表1,CCD不同波长处的出厂量子效率
在新CCD的最初调试阶段,其光谱的色散是沿着列的方向。2010年8月以后,改为延行的方向,红端在左,蓝端在右。
新CCD的读出时间比之前的CCD快很多。其中,快速读出从20秒提高到5秒,中速读出从53秒提到到8秒,慢速读出从87秒提高到28秒。表2给出了新CCD不同读出速度和读出模式的增益、读出噪声和读出时间。由于快速读出的增益大,满阱电荷小,所以计数在一万左右就会饱和。我们建议,即使做高速测光,也尽量使用中速读出,避免使用快速读出。图1是中速和慢速读出的CCD计数随曝光时间增加的变化,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六万仍然保持线性。在这里,推荐使用增益为1的选项。
读出速度 增益选项 增 益
(e-/ADU)) Fast
Fast
Fast
Median
Median
Median
Slow
Slow
Slow 0
1
2
0
1
2
0
1
2 99.58
49.44
24.48
2.33
1.22
0.50
2.43
1.13
0.50 132.5
103.7
87.35
6.80
5.93
6.06
3.25
2.58
2.46 5
5
5
8
8
8
28
28
28 表2,CCD的增益,读出噪声和读出时间
图1,在中速、慢速读出情况下CCD计数随曝光时间的变化
图2,CCD的BIAS图像,可以看到其中的条纹结构
新CCD的Bias结构比较稳定。在仅开BFOSC的情况下,慢速读出增益选项为1,读出噪声为2.58个电子。但在实际观测过程中,读出噪声会增大,并出现条纹结构(图2)。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寻找条纹结构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发现一些因素,如滤光片、狭缝、光栅转盘的控制系统,以及使用直流电来供电等对解决干扰的影响不大,而控制系统的屏蔽与否会强烈影响读出噪声的大小。在改进了这一影响后,还以慢读出并增益选项为1为例,读出噪声可以在2.61个电子左右,条纹虽然不能完全抹除,但也有相当大的改善。
新CCD的暗流没有结构,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积分一个半小时,暗流不大于3个电子,图3是CCD的暗流图像,图中的白点是宇宙线,条纹为当时测试时的BIAS结构。
图3,CCD的暗流图像
在测试阶段,我们拍摄了B、V、R宽带滤光片和部分窄带滤光片的圆顶平场和晨昏天光平场,除了图像边缘地区,两种平常在大尺度结构上的差别普遍小于3%。
在测试阶段的几个月里,在新CCD拍摄的图像上共发现两处明显的坏列,一为304列,另一为345列的1005至1140行。请在图像处理之前将其该去。CCD上的坏点,可在改正宇宙线时该去。
由于在我们测试阶段,天气情况一直不理想,所以这里使用2010年7月6日周志民的观测数据来估算新系统在V波段的总效率。我们得到的结果是15%,比之前CCD的效率低8%。由于新、老CCD在V波段的量子效率相差不大,造成新CCD效率低的原因可能与当日空中依旧有云有关,或由于216望远镜近1年时间未洗镜子有关。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时间利用观测夜重新测量新系统测光及光谱的总效率。
图3,V波段20等星在V波段测光的信噪比随时间的变化(上);G6光栅加1.8角秒狭缝拍摄的15(蓝色)、17.5(红色)、20(黑色)等星光谱在4500埃的信噪比随时间的变化(下)。
假设使用新、老CCD的BFOSC系统的效率一样。我们使用老CCD的观测数据(慢速读出增益选项为1)给出了V波段20等星在V波段测光的信噪比随时间的变化(上),和使用G6光栅加1.8角秒狭缝拍摄的光谱在4500埃的信噪比随时间的变化(下)。在慢速读出情况下,由于新CCD的读出噪声只有老CCD的三分之一左右;再加上新CCD的采样少,单个像元面积大(面积相当于过去像元的2.15倍),所以读出噪声对观测的影响大大减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BFOSC光谱定标的拍摄依旧繁琐。我们测试了使用普通棱栅来拍摄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