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论:做惯了渠道,忽视了产品 前10年,中国市场需求旺盛,掩盖了产品缺乏创新的缺陷,到今天终于走到了尽头,再不创新,就是把自己赶向死胡同。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仍迷信于寻找渠道模式的创新,因为他们内心还相信:不是产品卖不出去,而是有需求的地方,渠道还没有打通--或者是没有经销商,或者是有经销商但没有进足量的货。 说实话,“玩转经销商”确实对厂家来说投入最少、回报最高,但别忽略一点,无论你用什么模式,你的产品最终要消费者买单,所有渠道“血液”才能流动起来。没有产品的创新,任何模式都是空谈。 2论:“先开枪,后瞄准” 10年来,我经历过太多中国企业抱着“已经成型的半成品”来找我的团队做营销策划。但这种“夹生饭”最难煮熟。 每年中国市场都有成千上万的新品投向市场,其中90%没有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基本都是企业老板和营销团队拍脑袋决定。新项目盲目上马的后果是“资金浪费、企业亏损、团队涣散”,甚至导致一个企业的灭亡。 为什么开枪之前,没有先瞄准呢?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很多企业家没有“新品开发流程”意识,企业更缺少一个“跨部门的新品开发团队”,在最该花时间和资本的前期准备阶段投入得太少,甚至没有什么投入。企业往往天真地认为,策划能解决所有问题,希望策划点石成金,这种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存在。 很多企业认为,“新品”就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产品,或是行业内第一次出现的产品。这种定义从表面看没有错,但却不能指导企业做出“正确的新品”。 新品一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的产品,而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所以新品应该定义为“新体验”。既然是新体验,那企业在开发新品之前,是否研究过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开发出新品后,是否试销让消费者体验?是否根据试销反馈完善新品?这三项工作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甚至根本没有,只是企业人员一厢情愿地在那边开发。 3论:线上拼价格,不拼产品 网络营销,几乎成了很多企业解决产能过剩和销售瓶颈的救命稻草,殊不知又一次跳进陷阱,再一次被自己的取巧心理所害。 这几年,网络营销崛起速度非常快,但我认为中国目前网络营销停留在“互踩”阶段,具体表现在“同行互踩、自己踩自己”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为什么去网络购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低价”。同样一件品牌服装,专卖店卖2000元,在网上卖1200,一件衣服便宜800元,这种既做线上又做线下的品牌不是自己踩自己找死吗?如果价格统一,竞争对手出一件和你一模一样的产品,同样可以踩死你。产品一模一样的事情天天在网上发生。 ZARA卖衣服为什么成功?靠产品创新啊!有人说,ZARA的衣服都是模仿其他大品牌的,这话说得太天真了。对于消费者,谁先让他看到新品,谁就是创新者!ZARA能做到第一时间让消费者买到世界上最新潮的衣服,这就是最大的产品创新。 ZARA每款新品,都是小批量生产,没等竞争对手开始模仿就已下架。所以,ZARA不管在线下还是在线上,都一样能成功,这就是快速产品创新的力量。 4论:忘记了让顾客感知到价值 为什么很多新品创新失败? 因为很多创新不能被消费者感知。 举个例子,有一个企业老板拿着可以放在水里通电的插座找我咨询,他说产品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是最安全的插座。我问他凭什么证明你的插座是安全的,他拿出一大堆产品专利说明书……请问,这堆专利书跟顾客有什么关系? 产品创新,一定要能让消费者感知,不可感知的创新是无用的创新。 比如防水插座,消费者在购买时是感觉不到的。那如何做到可感知?很简单,做一批撒尿小铜人模具,把水滋到正在工作中的插座上,消费者一目了然,根本不用促销员费劲口舌去解释,这就是产品创新的可感知性。 如果一项产品创新不能被感知,那么一定要想办法让消费者可感知。 为什么很多富硒大米、有机茶、生态猪肉卖不好?因为不可被消费者感知。单纯的产品概念诉求无法实现落地,再大的广告投入也难以形成可持续购买。 5论:小看了身边的“区域记忆” 很多企业苦于找不到产品创新的方向,其实很多创新财富就在身边。 中国区域文化各异,5000年历史形成了很多区域特产,而很多特产被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些“区域记忆”就是产品创新的金矿所在。 比如,内蒙古赤峰有一个传统小吃“对夹”,现在仍然存在于内蒙古赤峰大街小巷的小饭馆,只要稍加改良就能成为畅销全国的新品。 再比如王老吉,不也是华南传统下火饮料的改良吗?只不过这个“区域记忆”被加多宝集团捕捉到并推向全国了。 2008年东阿阿胶的“桃花姬”阿胶糕,成功成为引领糕类补品行业崛起的领头羊,其创新原点就是来自浙江一带传统冬至进补阿胶糕的饮食习惯,把消费者自己熬煮,变成了阿胶糕成品,解决了便利性消费问题,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认识编码 课件 黔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
- 漫漫自考路,悠悠自学情.doc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3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无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浙江专用)压轴题06 相似相关压轴题(教师版).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PSP版波斯王子启示游戏攻略.doc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