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过避暑山庄的建筑读懂中华传统文化
【摘 要】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直被海内外熟知,除了避暑山庄的精美建筑与园林景观,我们还能强烈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氛围。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透过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筑无疑能让人看到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身影。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历史 古建筑 园林景观
公元1703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是很普通的一年。但当时清代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却做出了一个恢弘的决策----兴建避暑山庄。这座山庄兴建在当时的政治中心北京以北,皇帝去往木兰围场狩猎的途中一个叫“热河”小村落。自此这座被皇帝称之为“山庄”的行宫,这个叫做热河的村落展开了她们在清代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生命历程。
一、避暑山庄的前世--清代帝王的理想乐园
知名学者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避暑山庄…躲开了中原的王气,藏下了一个不羼杂的清代。”透过山庄的建筑布局与气势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曾是一代杰出帝王康熙找寻自己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更是他寄情山水的精神乐园。避暑山庄不仅是康乾盛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五千年的古典文明在封建社会的财力和物力达到鼎盛时期一个有生命力的载体和承接。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辉煌磅礴的皇家寺庙无疑是中华民族团结大家庭的生动象征。
避暑山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瑰宝,也是世界瞩目的艺术典范。英国特使马嘎尔尼率领英国使团前往承德拜谒乾隆皇帝。见到避暑山庄,马嘎尔尼的心情难以言表。他在日记里写道,“如何来细说这迷人的山庄呢?几个小时内,我们见到了各种迥然不同的景色……但奇怪的是,在6个小时的严格审查后,我竟然没有找出其他可以批评的地方。”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表述其理由时说到:“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二、避暑山庄的轮回--保护与修缮下的世界遗产
时代的风雨变幻让这座富含中国古典精神的园林几经风霜。因受自然、人为因素的破坏,山庄内园林景观和古建筑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今天的山庄已经不再是封建皇帝独自品鉴的消遣之地,而是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世界文化财富。我们不仅是文化的继承者,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创业者。如何还原避暑山庄历史的原貌?如何让今天的现代人乃至我们的后代子孙近距离的体验康乾盛世的别样风华,呼吸掩藏在山庄身后的传统文化?如何修缮与保护,让这颗中华民族的珍珠重现辉煌?这是关于文化传承赋予景区管委会的历史使命。
在国家、省、市的共同努力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一大批濒危古建得到抢救性保护。但由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体量庞大,遗产地和文物保护形势非常严峻。2011年8月9日,国家六部委就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工作现场办公。这意味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有史以来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最大的单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5年内中央财政将投入6亿元经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所获得的最大的一笔保护工程支持资金。
此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程包括避暑山庄清代道路保护修缮试验段、避暑山庄清代驳岸保护修缮试验段、山庄消防通道试验段、避暑山庄园林景观治理等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避暑山庄内相关的旅游服务设施也进行了升级和改造。保护工程结束后避暑山庄也将焕发新的光彩。
三、避暑山庄的今生--宁静丰富的心灵归属
今日的山庄已经不同于往日。作为欣赏者的我们漫步于避暑山庄内,也一定能感受到那种让人欣喜的变化。山庄建设初期,就遵循了康熙皇帝的“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设计思想。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更展示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所追求的物境与心境的统一。而避暑山庄与中国其他的古典园林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既追求整体艺术风格的“古朴典雅”又兼得了政治上的“宁远豁达”。
避暑山庄所处的区域,恰好符合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讲的“园地惟山林最胜”。这里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东西狭,高低错落有致;山庄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且富含瀑布、流泉、平湖,聚各异水态。山庄外则是群山环抱,千姿百景。春季百花争艳,夏季无暑清凉,秋季霜叶如醉,冬季银装素裹。整个山庄天地人合一,山水气相融,阴与阳相配,氤蕴交感,变化无穷。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造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学气质有着深刻的融合,“书画同源”的艺术理论也运用于这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之中。进入避暑山庄您能深刻体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设计准则。康熙在始建五年的酝酿之后把这座园林定名为“避暑山庄”,这个看似朴素的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