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 CPU =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计算机的“大脑”,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第一章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第1节 “解剖”一台计算机 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的结构--五大结构 3. 计算机的“大脑”--CPU 教学目标 : 4. 输入文字--P12科学探究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 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 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最初应用于 军事领域主要进行数值计算 三、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时代? 都是以什么电子元件做为逻辑元件? 随着逻辑元件的改变,计算机的体积有什么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7年)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70年 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面世到现在,计算机按照其逻辑部件(电子元件)的组成来化分,经历了4个时代的发展。 第一代(1946年~1958年):电子管阶段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晶体管阶段 第三代(1965年~1970年):集成电路阶段 第四代(1971年~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 计算机的四个阶段: 知识总结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 冯·诺依曼 (Von Neumann)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要点: ⑴采用 二进制 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⑵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⑶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就是通常所说的“顺序存储程序”概念。我们把按照这一原理设计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他被称为 “计算机之父”。 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基本工作过程 输入/输出 设备 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源程序 和输入数据 输出结果 取出数据 存入数据 操作命令 存取命令 取出 程序指令 输入输出命令 计算结果 CPU “冯·诺依曼”结构 大脑 记忆装置 眼睛和耳朵 程序和数据 执行结果 存储器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 CPU的性能是计算机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之一,人们习惯用CPU的档次来大体表示微机的规格。衡量CPU的一个性能指标是“主频”,主频越高,计算机处理速度越快 主机包括:主机板(主板)、CPU、内存储器、显卡、声卡 CPU外观 正面 背面 CPU上面风扇的作用 CPU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CPU的降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给CPU加装风扇,如果风扇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将CPU烧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