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你教谁?在何处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练:你教谁?在何处练? 年初,我应邀参加了一个“高管教练论坛”。会议从组织形式、研讨内容、演讲者所用的语言以及与会者的衣着服装,都是“西式的”——尽管与会人员中的大多数是咱们中国人。我最后一个登台:“ 我做了六年全职的所谓‘总裁教练’。我的客户百分之七八十是本土的民营企业老板,另外的百分之二三十则是西方外企的中国总经理。我的经验和教训是: 为西方外企做事,如果不按照各位一直在引用的专业教科书路数去做的话,我很快就会被‘枪毙’;而为中国民企老板干活,如果一招一式都照着教科书去做,我则马上会被‘斩首’。这一情况用一句英语成语来概括,就是”One mans meat isanother mans poison(对某人有利的,对其他人则有害)。“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且听我细细道来。 称谓 先说表层的称呼吧。在外企,人前人后,我对CEO都是直呼其名,如“志强”或“Mary”,他们也都称我为“伟俊”。民企老板则往往坚持称我为“张教练”或“张老师”,我呢,自然也“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王总”或“李总”。 身份 在外企,我的身份明确:“总裁教练”。公司一般上上下下都知道教练是干什么的,不需多作解释。在民企,前些年当我介绍自己是教练时,总有人问我是教高尔夫的还是教网球的。就是老板本人,明明知道我是“领导力教练”,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合同中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可他在初始阶段往往不把我当教练用,而是 “强行”与我先“商量”公司管理上的难题,或者让我先给他的高管团队上课。我知道,这是老板在试探我的“实力”,观察我的“人品”。我只有过了那些“关”之后,他才会把我视为教练,向我敞开心扉。如此,过了3至6个月之后我才开始100%地履行教练职责的情况并不少见。两年前,我甚至还给我的一位服务对象发过一封这样的邮件:“近一年来,由于您‘重大/紧急情况’太多,以至于我一直在助您应急、救火,而这主要是咨询顾问的作用。真正的教练作用,我至今尚未发挥。在我们的一年合同快要结束之际,我们必须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要是你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话,我续约的可能性很小”。当然,这只是个极端案例。 资格 外企挑选教练,似乎很重视质量。HR往往盘根究底地拷问你受过什么专业训练,有没有“PCC(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MCC(Master Certified Coach)”之类的专业证书等。有时,HR还要逼你填写一份份的表格,以至于我有时怀疑我交给他们的文字的数量与他们的KPI是否有直接关联。然而,对于你是否真有能力来教练其上级,他们好像并不那么关心。或许,那最重要的责任,他们觉得应该让老板本人来承担? 民企则不同。老板看重的是你的经历和背景。要是你“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既熟悉IBM、联合利华等欧美外企,又帮助过华为、万科等中国民企,再加上自己做过公司总裁,体验过当一把手的甜酸苦辣,那么,你被选中的概率就比较大了。当然,老板对你的直觉也很重要。以往的经历中,老板与我初次见面,半小时之内就确定教练工作关系的情况,并不罕见。 客户 在外企,接受教练服务的是总经理,为其付费的是公司,组织和个人都是你的客户。有时客户之间的矛盾会搞得你头疼。举一个极端例子:我的教练对象,位于北京的中国区总经理,觉得在个人发展方面他应该“往东走”;他的老外上级,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总经理,认为他应该“往西走”;而另一个老外上级, 位于纽约的其业务线总经理,却坚持他应该“往北走”;位于香港的亚太区HR, 则建议他“往南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最后才协调成功,让所有人勉强同意他“往东北走”。 “走”了没多久,半年到了。亚太区HR要求我提交“中期报告”。无奈,这是合同中规定的呀。我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按照他们提供的“模板”要求,用英文向他们做了详细报告。三天后,我接到了该公司“亚太区领导力发展项目协调员”的电话。这个刚从商学院MBA毕业的“小丫头”,用管理教科书上的一套套的术语,喋喋不休地指导我报告该如何改,甚至教练该怎么做,让我实在觉得可气又可笑。大概是因为我对她的态度不够恭敬吧,她后来还把我“告”到纽约公司总部去了(但做得光明磊落,其“诉讼状”,也抄送了我一份)。最后,由于我的教练对象力“顶”我,我的教练工作才得以继续。 在民企,为老板服务就是为企业服务,向老板负责就是向企业负责。没有那么多报告要写,没有其他人的脸色要看,事情就简单多了。 测评 西方外企一般重视测评。在教练工作正式开始之前,HR往往会给我提供一大堆相关材料,其中少不了权威测评机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