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讲学稿
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课时:
课题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李晓明 审核:
内容 做人要自尊 成功需自信 科目 思品 年级 七年级 时间:2007、1
【学习目标】1、说出自尊的表现,懂得自尊无价;体会自尊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自尊,赢得他人尊重,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理解自信在一个人走向成功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以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努力使自己成为强者。
4、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克服自卑的心理,塑照一个自信的“我”
【学习重点】用行动赢得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
【学习难点】自尊无价;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过程】
一 做人要自尊
(一)课前预习 (从教材上画出)
本课时共讲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自尊无价”主要讲述自尊的表现和自尊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层次“用行动赢得自尊”讲述如何才能赢得自尊,(即获得自尊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探讨:
自尊无价:
根据教材77页所列出的现象,谈一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你知道自尊的表现吗?(找一找)
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以下三个问题:
仔细阅读教材78页徐悲鸿的例子感悟: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你知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内涵吗?
说一说: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自尊与不自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第二个层次讲述赢得自尊的途径和方法:你能概括出来吗?
6.下列关于自尊的人说法正确的有( )
①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②自尊的人会勤奋努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向成功 ③自尊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对国格、国家和民族尊严则可以不加以维护
A.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三)、课后拓展延伸: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正视有“不行”,努力也能行。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自信心一定能不断增强。下面请你从最没信心做好的事情入手把空白内容填补完整。
我最没信心做好的事情是(列举一件):
我决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努力做好。
课后反思:
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李晓明 审核:
内容 做人要自尊 成功需自信 科目 思品 年级 七年级 时间:2007、1
二 成功需自信 (一)课前预习
本课时共设置了两个层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和“扬起自信的风帆”。分别介绍自信的作用和树立自信的方法。
仔细阅读教材知识,并注意思考教材问题。
(二)—12— 审核:
内容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执笔人 李晓明 总课时数: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理解挫折的二重性。
2、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能从容面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懂得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了解战胜挫折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自己遇到的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4、逐步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做一个不畏挫折的生活的强者。
【学习重点】1、人生难免有挫折和挫折的积极作用。
2、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难点】挫折是把双刃剑
【学习过程】 一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一)课前预习
仔细阅读教材思考:1、什么是挫折?
2、在日常生活中,挫折一词是指挫败、受阻、失意的意思。在过去的日子里,你所经历的一次最大的挫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次挫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当时对待这个挫折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现在,你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究探讨
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问题。
(1)新华社消息,2004年9月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暴雨灾害,造成受灾人口约809万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