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囚绿记》知识精讲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囚绿记》知识精讲 苏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囚绿记》 【学习目的】 1. 学会通过题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以及内容 2. 熟练使用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学习过程】 一. 简介 1. 课文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2. 作者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3. 题解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 思考 1.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 《囚绿记》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3. 在课文中作者发表了什么观点? 4.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 三. 分析本文的结构 四. 字词 1. 生字正音记形。 公寓(yù) 瞥(piē)见 了(liǎo)截 婆娑(suō) 葱茏(cōng lóng) 蕈菌(xùn jūn) 猗(yǐ)郁 涸(hé)辙(zhé)的鱼 急不暇(xiá)择 移徙(xǐ) 揠(yà )苗助长 2. 词语解释 〔涸(hé)辙(zhé)的鱼〕在干涸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至宝〕最好的宝物。 〔缘引〕引导。 〔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物弄糟。揠,拔。 〔淅沥〕形容轻微的雨声。 〔婆娑〕盘旋舞蹈的样子。 〔抑郁〕心情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猗郁〕叹词,表赞美。也作“猗与”“猗欤”。 〔攀缘〕沿着物攀爬。 〔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回去。 〔烽烟四逼〕战争四起。 〔开释〕打开释放。 五.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1. 文句梳理: ⑴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⑵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⑶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 ⑷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2. 内容把握 提问一:作者使用独句段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讲解:作者使用独句段开头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单独成段,突出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提问二:文章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讲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等情况,突出房间简陋的特点。 提问三:既然房间这样简陋,作者为什么还选择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讲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是因为窗外有阳光与常春藤造成的绿影,这样写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3. 文段意思: 第一部分(1——4),写“我”在租住房屋时选择了有“绿影”的简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