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季高二地理八中、俊民、梧桐三校期末联考试题(文科)人教版必修1.doc

2007年秋季高二地理八中、俊民、梧桐三校期末联考试题(文科)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秋季高二年八中、俊民、梧桐三校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文科) 命题人:laoche 2008.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千姿百态,人类活动也是千差万别。同一个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随着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据此回答1—3题。 1、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特征分别为 A、地带、非地带 B、差异、整体 C、相对一致、差异 D、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图1中①②③反映区域间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福建省——泉州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三角”正在吸引全球越来越多的眼光。试分析其发展的区域条件,回答4—5题。 4、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长江三角洲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该地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成著名的“鱼米之乡”,这说明 A、区域发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是不可改变的 B、区域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 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D、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回答8—9题。 8、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A、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9、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一焦一化 ③煤一气一液  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0—11题。 10、“北大荒”可垦荒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A、东北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C、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 D、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11、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生产基地不包括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 C、林业基地 D、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12~14小题: 12、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城市分布 D、人口密度。 13、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比重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14、内蒙古草原的一些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骨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