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阅读,规律的演绎 主讲 胡佑民 一.命题范围 全部18套高考题均有考查 二.选材范围 1.宋词:全国I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湖南卷、重庆卷 2.唐诗:全国II卷、湖北卷、浙江卷、重庆卷、辽宁卷、江西卷 3.《诗经》:北京卷 4.宋诗:广东卷、四川卷、福建卷、辽宁卷、宁夏卷 5.清诗:山东卷 6.元曲:浙江卷 7.明诗:天津卷 8.清词:安徽卷 三.阅读鉴赏方式 1.单独阅读鉴赏(大部分省市) 2.比较阅读鉴赏(部分省市): 重庆卷、辽宁卷、浙江卷、江西卷 四.命题点 1.诗歌语言:全国I卷、北京卷、上海卷、浙江卷、天津卷 2.写作技巧:全国I卷、北京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湖北卷、安徽卷、重庆卷、宁夏卷 3.诗眼:全国II卷、广东卷、四川卷 4.内容理解:全国II卷、上海卷、山东卷、江苏卷、四川卷、天津卷、安徽卷、湖南卷、福建卷、重庆卷、辽宁卷、江西卷、宁夏卷 5.诗歌常识:上海卷 6.意象:广东卷、浙江卷 7.主题:浙江卷、湖北卷、福建卷、重庆卷、江西卷、宁夏卷 8.意境:辽宁卷 五.试题分析 读——捕捉诗歌信息的过程 思——准确判断命题点、按照诗歌阅读规律理解诗歌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过程 答——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按照答题规范回答问题的过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I)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简析]本题针对语言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语言体会入手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时应当注意参考两个重要的注释。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简析]此题考查写作技巧。先景后情是古代诗歌常见的写作构思方法,“因景生情”实际是借景抒情的方法,先景后情、全篇写景(状物)、边写景边抒情,说法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被称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II)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阳光照射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简析]本题考查诗眼。景物中的关键词是准确理解诗歌主旨的基本要素。“明”与“出”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自然之心,实际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描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简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把握。实际也应包括对主旨的把握,答案里面在解说好处时说得不够。 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北京卷)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缬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í):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ǒ):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缬(xie):把衣襟扎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答案] 赋 [简析]此题考查写作手法(技巧)。关键在于准确理解三种手法,做题时参考注释,因为它们都是动词,句句写事,当然是赋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新陈代谢.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单选易错题、难题、好题档案.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书面表达高分技巧.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Choices for Grammar典型单选题 (ppt).ppt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猜测词义.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精选12套完形填空试题赏.doc
- 200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doc
- 200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练习题.doc
- 2008高考生物复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module2 unit 1 project-牛津版 (ppt).ppt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课件(2025秋新版).pptx VIP
-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及含答案.doc VIP
-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PPT.ppt VIP
- 3.5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金风1.5MW风机机舱柜识别图.pdf VIP
- SN/T 1299-2003_入出境航空器器械除鼠操作规程.pdf VIP
- 《中考英语备考讲座》课件.ppt VIP
- Q NE-DA01.1-2020 《陆上风电、光伏建设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xlsx VIP
-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