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一课》表格式教案绪论.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并理解“哽、宛转、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音、形、义;结合课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能力目标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几种方法:学习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2、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5、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2、使学生能接受道德的熏陶,走入生活,学会观察与思考。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2、 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 情境朗读法、文本细读 研讨交流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句话:“失去了,才觉得珍贵。”体会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可今天我们要见到一位小学生,他应该有更深的体会。过去的他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被宣布从此不能再学习母语了,他似乎一下子警醒了,“学习是多么重要!”可这失去的又无法挽回了。因此,在他的“最后一课”中他想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 2、请同学提出本课中的生字、生词。注字音,释词义。 3、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了解作者、背景 1、作者: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2、背景: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而发动了这场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用各种形式读课文 学生积累字词 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明确: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4、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教师明确:“我”的见闻和感受。 5、引导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教师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四、小结 师生互动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作 业 1、熟读课文。2、预习课后练习。 板 书 设 计 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教 学 感 悟 课 题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并理解“哽、宛转、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音、形、义;结合课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能力目标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几种方法:学习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