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地情深 张爱萍35年6次寻找战友忠骨
1930年4月16日深夜,11个农民冒着倾盆大雨,抬着一具红军高级将领的尸体,掩埋在一块名叫“垛子口”的地里,来不及立碑、做记号,又匆忙离去……
那位高级将领是谁?他因何而死?为何被如此仓促落葬……一连串的谜,直到35年后才被解开:他就是坚持在南京国民政府卧榻之侧战斗,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红军第十四军首任军长何昆!
而推动解开这些谜的,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
何昆其人
何昆,又名何坤,号德晟、字普发、别名克信,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金黾乡牛头下村。
何昆从小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08年,他开始读私塾,后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20岁时,何昆随父亲到广东省韶关市最北部,南岭山脉南麓一个叫坪石的小镇,靠开“金生泰”小客栈营生。除帮助父亲经营小客栈外,何昆还经常挑着货郎担四处叫卖,兜售物品。随着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他较早地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
27岁时,何昆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期间,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熏陶下,何昆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不久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蒋介石为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制造“中山舰事件”,驱逐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何昆因身份暴露,奉命转移到广东省三水县石峡地区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何昆在广州黄沙火车站被捕,和同时被捕的200多人一起被关在广州明星电影院楼上。当夜,何昆凭着一身武功跃上楼顶,弄断了房顶椽子,率领部分难友成功逃脱虎口。他们乔装打扮成农民,迅速从广州到达武汉后,很快就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1927年,何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随后被指派参加组织广州起义。12月11日凌晨,起义爆发,何昆带领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经过两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占领了全城大部分地区。因粤桂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联合反扑,起义最终失败。何昆受党组织派遣,前往在武汉、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取道回老家作短暂停留时,何昆在老家宣传革命道理,帮助地方党组织训练工农武装。
1929年冬,何昆调任中共江苏通海(南通、海门)特委委员。
血溅老户庄
随着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不断壮大,1929年11月18日至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黄埔江畔的泉漳中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等决定将这一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组建为江苏境内第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何昆被任命为军长,并带领张爱萍等具体负责组建红十四军。
1930年3月2日,红十四军在如皋西乡正式打出红十四军旗号,公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十大政纲》,即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工厂、企业和银行;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军阀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主权;实行八小时工作、增加工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改良士兵生活,分给土地和工作;取消军阀在地方强征的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税;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何昆还将之制成传单在上海发放。
3月下旬,通海红军接连打下南通东乡的四甲坝、四扬坝两个敌人据点,如泰红军打下了卢庄,红十四军声威大振。红色刊物《中华苏维埃》中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与红军扩大的总形势》一文对当时的情况报道称:“南通、如皋、泰兴、靖江等江北的县份,是赤色农民武装斗争最激烈的区域。”《全国红军概况》也谈及:“十四军:现在只成立了一个纵队,分三个支队,分布在南通、如皋、海门等县作游击,人数二千,贫农占全数百分之六十,武装千余,现在正在扩展中,并向长江中心区域发展。”
4月3日,中共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万人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成立。红十四军下辖二个支队,通海红军第一大队编为第一支队,如泰工农红军编为第二支队,何昆兼任第二支队队长,张爱萍任二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会上发表了红十四军宣言《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红十四军是工农的武装,是工农苏维埃的部队,要誓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纲,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主子帝国主义作斗争。会后,红十四军领导检阅了部队。
红十四军打土豪,惩恶霸,分粮食,焚田契,先后转战通、海、如、泰等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红军的斗争。
尽管如此,但由于红十四军地处于国民党中心城市南京、上海附近,敌我军事力量相当悬殊,而地方反动势力又有着坚固的碉堡和优势装备,使红十四军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威胁。特别是扼守在如泰与通海游击区之间的如皋磨头镇西南老户庄(又称老虎庄),不仅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