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解析能力训练 (第一部分 )
一、“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
(1)请回答:李白这首诗赞扬的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
答: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意思是秦统一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也不一样。) -----《说文解字》
针对上述情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 统一了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驰道。
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全国通用的钱币叫什么?统一文字后全国通用的文字叫什么?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叫什么?
答:小篆;隶书。
材料三:“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书籍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方士、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请回答:
(4)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答: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危害:摧残了思想文化。
材料四: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百代都行秦政制”。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给予高度评价。请你说说此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尊奉;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高度肯定的态度。作者认为秦始皇开创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典范,而汉武帝则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
(3)你认为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对后世是否具有深远影响。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
(1)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答:上升趋势。因为唐太宗的清明统治,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了开元盛世。
材料二: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歌反咉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的什么社会现象?请把诗歌中反映历史时期的句子划线。历史上把这种局面叫什么?诗歌中那一句反映的是人口的增加,请在诗句下划线。诗歌中那一句反映的是粮食丰收?请在诗句下划线。
答:唐玄宗在位时的盛世景象。历史上叫开元盛世。
五、蒙古族政治家-----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改制
材料一:惜秦皇 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毛泽东
请回答:毛泽东在诗歌提到的“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答: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