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质疑:取出的花苞能在培养基上提早开花,鳞茎内的花苞开花晚,是否因鳞茎内有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去除鳞茎的机械损伤是否会是促使花苞发育的一种因子);完善方案:将全部水仙球茎均去除鳞茎,取出花苞,随机均分,都接种在培养基上,只是对照组的培养基不含NAA(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例3 二氧化碳可作为塑料大棚的 “气肥”,施用后增产效果明显。栽培蔬菜的理想浓度在1×10-3左右。有人在晴天棚外二氧化碳日均浓度为3.4×10-4的春季,测定一密闭蔬菜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发现一昼夜在1.2×10-4~6×10-4之间波动,变化幅度数十倍于棚外,分析回答: (1)晴天中午,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棚外______得多,这时最经济且简便的增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晴天,经过较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尽管白天呼吸作用同时也在进行,但远不如光合作用强),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大大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因此棚内CO2浓度远低于棚外。当棚内外CO2浓度差很大时,只要温度允许,打开塑料棚通气,利用扩散作用,可方便而迅速地提高棚内CO2浓度,从而通过增强暗反应,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阴天一般不需要补充“气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阴天因光照弱,光反应弱,制约了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因此不需施“气肥”。 (3)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如干冰法、石灰石与盐酸法等。请另找出一种无污染、无废物、操作安全而又简便的方法。 解析:从生物学的范畴考虑,生物呼吸作用时会产生CO2 ,棚内除植物上和土中可能有部分昆虫等小型动物(过多可能会危害庄稼生长),植物呼吸作用过旺会过多消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因此靠增强动植物呼吸作用的途径不可取。 考虑到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能释放CO2 ,因此通过增施有机肥,配合松土,可促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从而增加棚内的CO2浓度。如从化学学科思考,用碳酸氢铵与稀硫酸反应,可获得理想效果。以上两项措施在实际生产中都是可行的。 (4)若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试在图中绘出温室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曲线。 解析 要绘出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一应明确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CO2具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规律,二应清楚CO2浓度上升和下降原因。日出后至日落前因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因此呈持续下降态势,而日落后至日出前,因只有呼吸作用而无光合作用,因此CO2浓度呈持续上升态势。 如此,可将6:00的CO2浓度定为最高值(600×10-6),而将18:00的CO2浓度定为最低值(120×10-6)。如考虑到日出时和日落时光照强度较低,也可将其峰值和低谷分别向右和左稍作移动。 本题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物质变化规律、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影响;而且对联系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分析判断和推测能力,以及数据、图象转化能力具有较好的训练和检测作用。 对不同的考生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主要精力投向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多数考生(程度中等或中等偏下)来说,将主要力量放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提高上,牢牢抓住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的得分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味钻难题、偏题,消耗时间和精力,不仅得不偿失还会挫伤自信心; (六).设立若干复习专题,开展循序渐进的专题复习与训练 选择——控制范围与难度 1.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知教材中: ①生物学基本概念(名词术语),例如原生质层、原生质体,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稳态、生态平衡等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 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例如细胞学说,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表面积/体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遗传与环境与生物性状的关系、自然选择学说等; ③生物学经典实验(科学史)及基本结论、典型实例,例如酶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细胞、生物体、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例如细胞亚显微结构、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等; ⑤生命活动重要的生理过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血糖平衡的调节、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等; ⑥考纲列举的教材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材料、现象和结论,其中也包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即使是基础比较好、在模拟考试中成绩比较理想的考生,也要找出自己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比较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和弥补。 2.明确练习的目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