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心去感悟近代中国开始的地方”——秋天走进昙华林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因一座城而改变国家历史进程的,欧洲有彼得堡,亚洲则是武汉。而在武汉,有这么一个地方,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被称为 “用心去感悟近代中国开始的地方”,这就是昙华林。昙华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的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2公里。昙华林是块风水宝地,她依城而建,依山傍湖,拥山临水,远离人烟稠密、商业喧闹地带,独享宁静幽雅。1861年汉口开埠,大批洋人融入武昌,昙华林渐成为华洋混居地,其建筑中西文化杂糅。上千米的街区,集中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老教堂、老医院、孤儿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公寓、老花园……不经意间,昙华林成了一个时代风云的中心。1P ?花园山,历史学家冯天瑜所著的《辛亥武昌首义史》中说:“湖北革命组织,发轫于‘武昌花园山聚会’,再接与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团体,而文学社、共进会受其成。”花园山上的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是一幢保存完好的建筑。2P ?刘公公馆旧址,昙华林32号,这就是与日知会一脉相承的共进会第三任会长刘公的公馆。系青砖清水墙法国乡村别墅式建筑,约建于1900年以前,为三段式两层砖木结构,其前庭和后院均设有空中观景走廊。1910年刘公秘密召集了湖北工业中学堂地赵师梅等3名青年学生在此处赶制了20面起义旗帜“九角十八星旗”。3P ?日知会旧址在武昌崇福山街41号,正门上书”圣约瑟学堂“。清末,湖北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先后涌现出数十个反清革命团体,都在日知会之后。这是武昌首义的前驱!4P ?圣诞堂,湖北中医药大学内5号楼,其落成开堂在1870年12月25日,故名圣诞堂。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汉兴建的第一所教堂。在主教吴德施的庇护下,圣诞堂及其校区碑日知会成员用作了聚会之用。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府街创办文华书院,两年后迁到昙华林与圣诞堂合并。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5p ?石瑛故居,石瑛是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早期欧洲同盟会支部的创建人。这幢房子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昙华林小学背后。当年董必武和陶铸就是在这座院子里,与石瑛先生~起商订了国共两党开办汤池训练班的事宜,是辛亥革命志士在武汉市内难得的一处故宅。6p 徐源泉公馆,昙华林141号大院中,在三义村东侧原本还有辛亥三名人的故居。分别是夏斗寅、徐源泉和邵伯昌的公寓。邵伯昌公馆如今不复存在,连做过湖北省主席的夏斗寅,其公馆也只剩下一栋残破的老宅,只有徐源泉公馆旧貌尚在。现存三栋建筑,建造与1930年前后,甲栋为法国别墅风格双层建筑,乙栋为中西合璧式风格单层建筑,丙栋为中式砖瓦混合结构式庭堂建筑,此外半山还有一座琉璃瓦六角亭。徐源泉,武汉新洲人。当年武昌起义事发,远在南京的徐源泉闻讯,率300余学生军赶回武汉,参加阳夏保卫战。7p ?仁济医院,位于昙华林街区的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建于1895年。现存主楼和4栋附楼,附楼为当时的住院部。住院部北面正对昙华林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3146平方米。该主体建筑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杨格非创建。仁济医院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之一,该院在武昌首义及随后的阳夏保卫战中曾救治大量的军民。仁济医院旧址的两边,曾是老同盟会员陈时先生的故居,1912年他在武昌粮道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现在的昙华林。这是最好的城市,这是最坏的城市,这里是武汉。——by 昙华林。简介:昙华林: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 格局:昙华林3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相关历史及历史人物  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中共“一大代表。昙华林地理位置:是武昌区粮道街的一个老街区,位于武昌城东北部,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间,随两山并行,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