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秉周
林秉周(生卒年月不详),名本礼,号秉周,以后号行。福建仙游安贤里菜坑村(今属社硎乡)人。早年就读于福州师范学校,家贫体弱,中途辍学,在家乡设私塾,当塾师。民国7年(1918年),避乱到县城谋生,投靠仙游民军首领林安国任司书,旋升任书记兼军需。民国9年,被林寿国提拔为营副官。次年任连长。民国11年(1922)任营长。民国15年(1926)冬,林秉周随林寿国占领福宁府属的福安、宁德、霞浦等县。林秉周营驻福安县。在福安勒收烟苗捐,人民不堪其扰,纷纷请愿,其部下开枪击毙请愿群众10多人。民国16年(1927)7月,调任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二步兵旅旅部参谋长。同年9月,兼任新扩编第三团团长。10月,林秉周团占领莆田、仙游,坐收捐税。民国19年(1930),林秉周接替林寿国任旅长。民国20年春,红军方志敏部从江西进入崇安,当地国民党军队告急,林秉周率队救援,红军诱其进城,当林部行抵城门兜时,红军紧追其后,林秉周险些被活捉,所部连、排长均被红军俘掳。民国21年春,长乐县壶井、旒峰、演屿等三乡农民反抗海军溉田局占地、摊派勒索,林率部参与镇压,焚烧民房一千余间。民国22年(1933),调任海军陆战队第一独立旅旅长,赴江西九江,守南浔铁路,兼任九江警备副司令。民国26年(1937)抗战以后,被调驻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民国31年(1942),调重庆任国防部参谋。民国35年(1946)退役回乡。民国36年(1947),在仙游被地方势力推选为国民代表,民国38年(1949)随国军入台湾。
蒋大川、林秉周、家弟次纯、周生子强同游能仁寺,分韵得禅字(近现代·黄福基)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世味年来付冷毡,偶从城角踏荒烟。
阴晴不定将成雪,去住无凭欲问禅。
挂梦家山无可语,置身僧舍亦须缘。
寒凝丈室诗怀减,共倚红垆一耸肩。
窗体顶端
洪江市黔阳二中始建于1940年2月,为当时驻湖南安江海军陆战队林秉周旅长所创办,始用校名“海军陆战队随营子弟中学”,校址在安江镇红心街(今安江一完小),1941年更名为“建国中学”,1942年更名为“私力力行中学”。1952年黔阳县人民政府将力行中学校址迁往红村,并更名为“黔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九十年代初,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色办学方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黔阳二中已成为名震湘西、饮誉三湘的特色学校,被誉为“湘西特长生的摇篮”。近五年来已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500多名,1998年连续8年高考录取人数为怀化市非重点中学第一名,从2000年起美术特长生录取率连续六年居湖南省第一。2005年高考本科自然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148人,本科录取162人。2005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怀化市安全文明校园、洪江市安全文明校园、洪江市双文明单位、洪江市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如今的黔阳二中,校内花木成蹊,环境优雅,是怀化市花园式单位。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502人,教职员工163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80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学校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室,拥有现代化微机室、语音室、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能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需要。学校管理严谨科学,德育规范化、教学常规化、寝室军事化管理已成为我校管理的鲜明特色。育特色人才,铸品牌学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两千年前,余发愿弘扬五溪文化,遂四处收集历史地方文献,於《方志》之余,亦留意地方文献专著,尤其是与五溪文化有关的著作。譬如历史上南齐武陵黄闵《武陵记》、南梁武陵任安贫《武陵图志》、唐朝龙标县尉王昌龄《宦沅诗》、宋朝沅州通判朱辅《溪蛮丛笑》、明代沅州周继代《楚边图说》、明代崇阳蒙正发《三湘从事录》、明末湘潭周圣楷《楚宝》、清初长沙廖元度《楚风补》、清初湖广提督俞益谟《辨苗纪略》、清代永绥同知段汝霖《楚南苗志》、清代善化陈运溶《荆湘地记》、清代溆浦严如煜《苗防备览》、清代新化邓显鹤《资江耆旧集》和《沅湘耆旧集》、清代沅州唐可久《辰沅耆旧文集》和《辰沅耆旧诗集》、清代黔阳教谕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清代湘潭罗汝怀《湖南文征》、民国黔阳谢祖乾《龙标耆旧文集》和《龙标耆旧诗集》,以及民国张莼安《湘雅摭残》(即《沅湘耆旧集》续编)等专著。br 两千年后,任重道远,举步艰难,成就汗颜。如今手头已收集有的著作不多,仅有古著唐朝龙标县尉王昌龄《宦沅诗》、宋朝沅州通判朱辅《溪蛮丛笑》等少数几本,以及有几本明末清初五溪地区的禅师《语录》,如宋、元时期《瑞岩方山文宝禅师语录》;明朝《洪江回龙禅院灵隐印文禅师语录》;清朝《黔阳广福山胜觉禅寺密印真传禅师语录》、《黔阳龙标山普明禅寺古源海鉴禅师语录》、《浦峰天云山长明性炅禅师语录》、《浦峰天云山法柱海栋禅师语录》、《普安州松岿山善权达位禅师语录》、《黔阳广福山胜觉禅寺静如禅师语录》。近现代著作有《都梁文抄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