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 | @志远天下行 ? ??? ↑P2 西街有多沧桑,开元寺就有多古老,开元寺本身就不乏传奇和故事。 ? ??? ↑P3 泉州有句俗语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常被用来称赞别人,意指此人有风骨有品格,“活出了泉州人的样子”。可见东西塔绝不仅只是一个地标性的景物,更是泉州人的精神图腾。 ? ??? ↑P4 远观西街,吸引你的或许是那些不论晴雨都泛着艳光的红砖墙、充满异域风情的火焰窗、斑驳的老招牌以及锦延的古巷——当然,还有永远作为西街天际线最亮丽风景的东西塔,但当你真正走进西街,令人心动的,定然是这里的人、情、味。 ? ???↑P5 钟楼位于东西街、中山路交汇点,1934年所建,高13.8米,留英设计师设计。曾是泉州城的标志之一。 ? ??? ↑P6 西街的底气在开元寺,胆气在东西塔,但它隽永深沉的灵魂和柔情,还安放在那些或宽或窄、或长或短的古巷之中。 ? ??? ↑P7 位于开元寺斜对角的旧馆驿巷显然是西街众多风情古巷的一个缩影,比起大多数泉州古巷,旧馆驿巷明显要宽阔些,西街的喧闹不时“挤入”巷中,让人恍然间感觉又听到当年鲜衣怒马的达官显贵飞驰而过的“得得”马蹄声。 ? ??? ↑P8 但时光流转,褪去了铅华和荣光的旧馆驿巷,如今更似一条寻常巷陌,只有门前斑驳的石狮子默默守护着巷中人家的寻常日子。 ? ??? ↑P9 在旧馆驿巷的龚家不远就是一排面宽狭窄却纵深修长的木构建筑群,大抵是因为远看如同一条狭长的“手巾”而得名,当地人将这排手巾寮称为“新朱”。如今,已经鲜少看见这排手巾寮卸下门板,但门上的春联却年年更新,且字字墨色饱满,句句文气酣畅,倒也让想一窥内景却不得的访客看到另一种“风景”。 ? ??? ↑P10 因有一亭一井一塔而得名的“井亭巷”位于西街的中部,也是泉州因形似鲤鱼而得名的旧城区——鲤城的中心位置。亭已不存,而镇守护卫着鲤鱼心脏的城心塔却仍被圈在巷内一户人家的围城内。这是一座八角状、楼阁式的佛教塔,比起东西塔的雄浑,倒是显得十分娇俏。 ? ??? ↑P11 也许只有“重堪舆”的泉州人才能如此精细地定位出一座城的“城心”并且还精心建造了“镇煞风水”的城心塔,也使得西街上多了一座塔的风景。 ? ??? ↑P12 西街的旧书店大多没有明显的店招,有时甚至简化成一片硬纸板上的“旧书”二字。在旧馆驿巷口的这家书店,年代繁杂的书籍被无序地堆叠在同样可称为老旧的书架或是地板上,任人挑选。对于邻人,这更似一个公共的图书室。(图配文黄溦上同) ? ??? ↑P13 润饼是闽南地区一种独特的清明吃食,类似中原的“春卷”,位于西街165号的亚佛润饼店,与其产是一家饼皮店,不如说是一家“绝技展示店”,不论晴雨,老板夫妇都会守在门前的锅台边,玩“溜溜球”般将面团“弹出”再“收回”,不一会就会烙出一张饼皮。亚佛的饼皮薄且韧,软而Q,是老泉州都认可的品牌。门口常见排着长队购买的顾客。 ??? ↑P14 西街的金簪巷又称“摸奶巷”。这巷子100多米,宽度不足一米,据说是以前经常有女性走过小巷因为太窄与男性同胞相遇时只能“擦胸而过”吃了亏,特别是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时,所以摸奶巷因此得名。 ? ↑P15 现在,这摸奶巷是不是泉州最窄的小巷已不得而知,但在以后城市建设的岁月里像这样小巷将越来越少。 ? ??? ↑P16 井亭巷的明代庄国祯侍郎第闻名遐迩,原来有东西两座大厝。这座距今400余年的古大厝,是泉州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西侧大厝经后人悉心保护,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集资修缮后,依旧古朴典雅,风采犹存。 ↑P17 我的西街与乡愁 文 | @福建陈客 ??? 其实,我没有西街。对于土生土长的西街人或者老城区的人来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外乡人。 ??? 我的老家在泉州最东北的方向,与大多数外来务工的人一样,西街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地理上的称谓,一开始都是陌生的。每次走在西街的马路上,总怀想起自己家乡里的破旧老街,那是一条藏满儿时记忆、有着近乎西街年岁的街道,这样想着想着,对于泉州西街,我竟徒生出几分亲切感。 ??? 每次有远方的友人来,总要带着去开元寺看看,西街也由此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条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里,西街就像是一个储满了记忆和情感的老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碎片,也承载着太多的人文故事。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这些温暖的、伤感的、繁华的、散淡的风物,虽然容颜已老,但是风骨犹在。它们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与成排的现代建筑相比,一点也不觉得有任何的突兀与不合谐,反而在自己的流水中,诉说并见证着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海桑田。 ???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一千年的风云际会之中,肯定有一缕风来自泉州西街。走在西街的老路上,我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