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词语汇集 陆蠡(lǐ) 涸(hé)辙 婆娑(pósuō) 猗(yī)郁 囚系(xì) 蕈(xùn )菌 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 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⑸猗郁:茂盛的样子. 解题: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 被囚后,绿藤的尖端总指向窗外,显示出它不屈不挠的反抗意识,折射出它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展现了他不可侵犯的生命尊严。 我们也要不屈服于逆境,要追求生命的阳光。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折磨而死。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人吃人的丑恶现实,一生追求进步,他的不少作品,像《竹刀》等都反映了这种思想倾向;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我”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 《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实际上不尽之意自在言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真诚祝福”,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蹂躏,重获光明自由。由爱而囚,由囚而放、而怀念,一波三折,其间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动容,令人叹惋! * * * * * * * * * * 囚 绿 记 陆蠡 囚 记 陆 蠡 刘学龙制作 山间的绿色 悬崖边的树 石缝中的小草 常春藤 常 春 藤 散 文 家陆蠡 作者简介 (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散文家和翻译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到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在1942年被捕,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月数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主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值得骄傲的朋友 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巴金 “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怀绿( 14 ) 囚绿(8 -12) 释绿( 13 ) 寻绿(1 - 4) 恋绿(5 - 7) 2、依据刚才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文本,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 喜悦满足 (寻绿); 留恋欢喜 (恋绿); 喜悦、可怜、恼怒 (囚绿); 祝福 (释绿); 怀念 (怀绿)。 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常春藤的特点: 柔弱但却蓬勃、向阳、固执 对于绿藤被囚前后的生态变化,你会想些什么? 爱自由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天性,应该让生命在自然中生长。人为的约束会使生命力萎缩。爱有时也会带来伤害。真爱是欣赏而非占有。 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给你怎样的启示? 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关于这些背景的语句。 社会背景 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 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 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鸟》专题精讲.ppt
- 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探讨.ppt
- 《七月的天山》精讲.ppt
- 《强项令》1(31张)(语文版七年级下)精讲.ppt
- 《清兵卫与葫芦》精讲.ppt
- 第六章 煤矿通信与监控系统讲述.ppt
- 7清热凉血药探讨.ppt
- 7四诊技术探讨.ppt
- 《燃烧和灭火》精讲.ppt
- 7太阴证治探讨.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