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有关太阴的生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大腹,主四肢。脾与胃相表里,两者以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纳化相因,升降相依,燥湿相济。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2)经脉,从足至腹,由于经脉行于腹部,故脾主大腹。络胃属脾,沟通了脾和胃的表里关系。 三、太阴病的证候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职,升降紊乱,邪犯太阴,寒湿留滞,则形成太阴脏虚寒证,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是太阴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失和的证候。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故以腹满、腹痛为主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3、太阴表证 ? 太阴主四肢,所谓太阴表证,是指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中也叫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桂枝加芍药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基础方:白芍30~40克 桂枝10~20克 炙甘草10克。 陈旧性疼痛,久病入络,加丹参30克,莪术10~20克,生牡蛎30克。 腰以上疼痛,加鸡血藤30克;颈部疼痛,加葛根20克;下肢疼痛,加桑枝30克。 凡舌质淡、暗皆可以使用,舌上有瘀斑更适合,如果舌红,可加胡黄连6~10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配合白虎汤。 4、太阴湿盛发黄证、自愈证太阴外薄阳明证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郝万山 太阴病的证治 一、太阴病的病位和成因 病位:脾脏、脾经、四肢 太阴病成因: (1)脾阳素虚,外寒直中,正虚为主 (2)外感寒湿,内伤生冷,邪盛伤阳 (3)太阳、阳明误治或少阳失治,邪传太阴经、脏 (4)外邪侵袭四肢末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鸟》专题精讲.ppt
- 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探讨.ppt
- 《七月的天山》精讲.ppt
- 《强项令》1(31张)(语文版七年级下)精讲.ppt
- 《清兵卫与葫芦》精讲.ppt
- 第六章 煤矿通信与监控系统讲述.ppt
- 《囚绿记》教学精讲.ppt
- 7清热凉血药探讨.ppt
- 7四诊技术探讨.ppt
- 《燃烧和灭火》精讲.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