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应用研究进展.docVIP

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应用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应用研究进展 轩淑欣,王彦华,李晓峰,赵建军,张成合,申书兴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从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现状出发,综述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在芸薹属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辅助育种、比较作图、基因组结构和起源进化等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基因定位;比较作图;基因组结构;起源与进化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Genetic Linkage Maps in Brassica Crops XUAN Shu-xin, WANG Yan-hua, LI Xiao-feng, ZHAO Jian-jun, ZHANG Cheng-he, SHEN Shu-x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molecular genetic linkage map, the recent application advances of the map in Brassica crop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gene mapping of important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comparative mapping, genome structures and origin and evolution. Suggestions on the forthcoming studies were also made in the present paper. Key words: Brassica crops; Genetic linkage map; Gene mapping; Comparative mapping; Genome structure; Origin and evolution 0 引言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molecular genetic linkage map)是指以染色体重组交换率为相对长度单位,以各种分子标记为主体构成的染色体线状连锁图谱,其单位是厘摩(centi-Morgan,cM)。一个高密度和高分辨率的分子遗传图谱,是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trait loci mapping,QTL mappping)、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MAS)、功能基因克隆及基因组比较研究的技术平台,在遗传学理论、功能基因组学以及遗传育种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芸薹属(Brassica)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主要包括甘蓝(B. oleracea,2n=2x=18,CC)、芸薹(B. campestris,syn. B. rapa,2n=2x=20,AA)、黑芥(B. nigra,2n=2x=16,BB)3个二倍体基本种和甘蓝型油菜(B. napus,2n=4x=38,AACC)、埃塞俄比亚芥(B. carrinata,2n=4x=32,BBCC)、芥菜(B. juncea,2n=4x=36,AABB)3个双二倍体复合种,具有广泛的形态变异和丰富的遗传信息,是研究遗传学的理想材料。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自1990年,Slocum等[1]首次利用RFLP标记构建甘蓝的第一张分子遗传图谱以来,至今已有包括芸薹、甘蓝、黑芥、芥菜、甘蓝型油菜等5个种的40多份分子图谱[2]发表,在RAPD、RFLP标记和F2作图分离群体构建的基础上,多态性水平高、检测位点数量大的AFLP、SSR标记及遗传分离偏小的DH和RILs等永久性群体日益得重视,越来越多的用于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在芸薹属作物研究中,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应用在3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辅助选择育种研究;二是芸薹属作物种间及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比较作图研究;三是芸薹属作物的基因组结构、起源进化研究。 1 芸薹属作物农艺性状基因标记分析 在芸薹属作物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中,近等基因系分析法(near isogenic lines,NILs)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发展成为质量性状快速定位的有效方法,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