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
经绶章(1875—1939),近代姑苏名医,秉性聪颖,刚强耿直,早年随名医沈跃南学医,擅长内外科。五十岁后,专攻温热病,名噪江浙。
经氏于温热病,研究有得,深邃于吴鞠通、叶天士、王孟英之学说。治法上,效叶氏卫气营血辨证,认为初感温邪,首先犯肺,治则必须“因其轻而扬之”,予轻宣透表为治,如“桑菊饮”、“银翘散”为基本方。挟湿者合用“三仁汤”,以宣气化湿,至五、六天不解而热扰胸膈,心中懊恼则加用“栀子豉汤”,宣肺以散在表之邪,透上以清在里之热。温病早期出现高热,病情虽重,只要邪犹在卫,同样可以轻剂宣解取胜。若由于失表而病邪入里,症见高热,胸闷烦躁不安,颈胸布发白?,舌质红,脉洪大或濡数,治以清泄里热兼以透发,冀其邪从气分而解,不致陷入营血。常用药物如薄荷、蝉衣、牛蒡、桑叶、鲜芦根、连翘、赤芍、玉泉散等。如气分证未罢,又见入营,内陷心包证时,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红疹隐隐,舌绛起刺,脉来细数,治当清泄营分之热,兼透气分之邪,确可使病情转危为安。药用桑叶、赤芍、金银花、连翘、黑山栀、鲜芦根、神犀丹等。经绶章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热病治疗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先师经绶章擅治温病,当时名噪江浙,桃李盈门,今年为先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吾侪将经师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验案,作一简要的整理,做为纪念,并供参考。
一、注重辨证
经师对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诸贤推崇备至,临证悉宗其说,参以己意,注重辨证论治。
例1:宋X,男,32岁。湿温重证,今交四日,壮热不退,体温39.6℃,汗少,胸闷,泛恶,烦躁,神识时有清昧,糊语,不寐,大便先结,次而旁流,日行十余次,按腹柔而无痛。舌干苔黄腻、尖绛刺,脉濡数不调。邪热湿滞交蒸,外无出路,有逆传心包之势。治以清里透表,开蒙利窍。
1、淡豆豉10克,桔梗3克,天竺黄10克,朱茯苓10克,川连1.5克,生紫苑10克,枳壳4.5克,建曲10克,佩兰4.5克,朱连翘10克,郁金3克,赤芍10克。2剂。
2、万氏牛黄丸1粒(研细)。用鲜石首蒲10克(打汁),批杷叶露120克,二汁并和调服。
二诊:服药2剂,涔涔汗出,热势渐衰,体温37.8℃,神识转清,大便由溏转干。舌黄津润、尖红。邪热湿滞已有外达之路。再以清热化湿。
黑山栀10克,连翘10克,川连1.5克,苡仁10克,滑石15克,赤苓10克,天竺黄10克,紫菀10克,赤芍10克,建曲10克,佩兰4.5克,干菖蒲3克。3剂后热退证安,继予调里善后。
例2:宋XX,男,38岁。风温重证已十一日,身热内炽,体温39℃,咳少痰多,不易咯吐,胸闷,气急,神识迷糊,稍有呓语。舌灰黄垢腻、尖绛,脉浮滑数。痰热邪滞蕴蒸肺胃,达泄无路,内已化热,昏喘痰厥在于两候关头。治以轻清宣透,化痰利肺。
桑叶10克,朱连翘10克,象贝母10克,朱茯苓10克,生丹皮10克,天竺黄10克,黑山栀10克,枳壳4.5克,杏仁10克,紫贝齿30克,朱滑石15克,郁金3克,鲜芦根30克(去节),枇杷叶5片(去毛)。2剂。
二诊:服轻清宣透药后,微汗遍体,咳痰已利,热势得以减退,体温37.5℃,舌红、苔黄,脉滑带数。痰热犹恋,肺失清肃,治以清肺化痰。
前方去黑山栀子、滑石、郁金、枳壳,加桔梗3克,竹叶10克,益元散30克(包煎)。再进3剂而愈。
【按】以上两例,一属湿温,一属风温,故辨证用药各自不同。例一病程短,高热,汗少,烦躁昏糊,病机为邪热湿滞郁遏不达,有逆传之势。经师不以高热而贸然投以大剂清热,或舌干尖绛就予养阴柔腻之药。方予豆豉透邪,川连泄热,佩兰芳香清湿,紫菀宣透上焦肺气,引邪外出。证见热迫旁流,但腹柔无痛,是热泄下注,故不予通腑之品。再用万氏牛黄丸、鲜菖蒲,以利窍而清心包之热,故药后证安热退。例二则属风温,病机为邪热痰滞壅阻肺胃,虽已化热,而仍宣化不畅,方中桑、丹、栀、翘等既可轻透,又可泄热,正为合拍。因痰热内盛,佐杏、贝、竺黄、郁金、枇杷叶清肺化痰之品,可谓重点突出,所以奏效。
二、不失表
若见卫分表证尚存,仍应给予适当解表,以驱邪外出,否则,易因失表而导致变证蜂起。
例3:张XX,男,32岁。暑温兼寒,证交七日,身热壮盛,体温40℃,始终无汗,形寒,头痛且晕,胸闷脘痞,恶心,烦躁,无咳无?,小溲赤少,渴欲热饮不多,舌白苔腻,脉濡郁不扬。暑湿兼寒,表证未去,拟芳香解表,涤暑化湿。
陈香薷10克,大豆卷10克,佩兰10克,藿梗10克,赤芍10克,陈皮4.5克,枳实10克,滑石15克,杏仁10克,郁金4.5克,车前子10克,保和丸15克(包煎),鲜荷梗尺许(去刺)。1剂。
二诊:服上方后溱溱自汗,表证已罢,里热未清,口渴能饮,舌苔薄黄,脉濡数。湿热之邪犹恋,转以清化分利。
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扁豆10克,青蒿10克,藿梗10克,赤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同课异构: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精讲.ppt
- 【学海风暴】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新版)新人教版精讲.ppt
- 【养生保健】冬季养生精讲.ppt
- 第三章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讲述.ppt
- 第三章 正火+淬火讲述.ppt
-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探讨.ppt
- 10.2液体的压强(共25张)探讨.ppt
-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复习提纲汇编.doc
- 《经济法》平时作业4-增值税等税收法律制度汇编.doc
- 10.3图形的旋转探讨.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