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1.3.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答案:(1)A (2)A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名师点津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方法 (1)根据视角判断。(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根据经度大小判断。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2.在公转轨道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1)极点距离法(地轴指向法)。 ①明确南、北极点。一般情况下,上面为北极点(如图中甲点),下面为南极点(如图中乙点)。 ②明确二分和二至的位置。一般太阳左右两边的地球位置分别表示的日期是二至日(如图B、图D),上下位置的地球表示的日期分别是二分日(如图A、图C)。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③区分二至的位置。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B位置时,地轴的北极点离太阳较近,南极点离太阳较远,此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明显多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D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④根据图中公转方向依次推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即A为春分,C为秋分。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2)日地距离法。 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如图中甲地距太阳最近,为近日点(1月初);乙地距太阳较远,为远日点(7月初);D为夏至日,B为冬至日。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3)直射光线法。 连接日心和地心的太阳光线即为直射太阳光线;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则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相垂直);观察该点所在的位置,若该点在北回归线上则为北半球夏至日;若在南回归线上则是北半球冬至日。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二、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的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如下图所示: 一 二 知识架构 (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直射点并不总是位于赤道上,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移动,这种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之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例2】 读黄赤交角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若黄赤交角为α,求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2)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为24°时,则( )。 A.北极圈以北的范围扩大,南极圈以南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温带的范围变小 D.北极点出现极昼天数增加 (3)当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α(北纬)时,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绿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思路分析:第(1)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互余。第(2)题,其他条件不变,当黄赤交角为24°时(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即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但北极点极昼天数不变。第(3)题,当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α(北纬)时,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答案:(1)回归线的度数α。极圈度数90°-α。 (2)C (3)B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二 知识架构 (1)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2)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3)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B.北极出现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答案:(1)D (2)C (3)A 迁移应用 典例精析 知识精要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2.3.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3章末整合提升.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3.3.1自然界中的硫二氧化硫.ppt
-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1高中化学必修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学案Word版.doc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2.2.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3.1.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2.3.1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3.1.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ppt
-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件:3.4海水中的元素.ppt
-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6高中化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学案Word版.doc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章末整合提升3.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章末整合提升2.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章末整合提升4.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章末整合提升5.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课件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课件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课件本章知识整合2.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课件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