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doc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教学设计 清镇四中物理组 张永明 教 学 课 题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 考 纲 分 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而动能定理在考试说明中属于二级要求,属于考察分析综合能力的知识点,而分析综合能力又是学生的难点Ⅱ和热点.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学 情 分 析 1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动能、动能的变化、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定理,但在掌握程度上还欠缺,在解题过程中对过程发分析和解题方法应用上还有待提高。 2.对动能定理理解还不到位,特别是多过程中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比较困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动能定理,会选取研究对象,会分析物理情景的过程。 2.会判定力做功情况,寻找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 3.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例自主独立思考后完成,并小组交流讨论总结解题思想和方法:全程法和分段法,让学生以小组推荐代表形式呈现小组成果,老师适当引导、点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方法:全程法和分段法,并在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去选择不同方法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1.物体运动过程的寻找,力做功的判定。 2.动能定理在多过程中的应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 学 课 时 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目的、任务 创设情景 复习 课题引入 学生体验 学生体验 学生体验 情景 一:?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比赛。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结果田忌赛马输了 第二次: 齐王 田忌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结果田忌赛马赢了 问题:你能从上述两个实例感悟到什么? 学生回答: 点 评:上述实例说明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么在物理学中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利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的两种求解方法:全程法和分段法。 在新课之前同学们先复习一下动能定理的两种表达形式: 1: 2: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下面这道题: 情景2: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了一段位移S后撤去外力。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位u,求撤去外力后物体运动的位移?(要求用动力学和动能定理的全程法及分段法三种方法求解) 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呈现: 点 评: 总 结: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运动过程。 2.判断力做功。 3.寻找初、末状态物体的动能。 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点石成金:1.通过学生三种方法求解得出,一般涉及F、v、s、和动能Ek的关系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而动能定理的全程法和分段法一般用分段法求解。因为高考是按步骤给分的,如果用全程法一错全错。 2.∑FX=△Ek针对单一过程中恒力、情况。 3.W总=△Ek针对多过程中恒力、变力情况。 针对训练:1..斜面AB与水平面夹角α=30°,B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1 m,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10 m/s沿斜面向上射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且物体脱离斜面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求物体落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