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的法律制度精选.ppt

第十五章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的法律制度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的法律制度精选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927—1949) 本章重点: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根据地时期的刑事立法 4.根据地时期的调解制度. 5.马锡五审判方式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概况 (四)形式上, 数量多、较为简陋。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二)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的主要内容 5.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政策。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特点及意义 首先,开创了人民制宪的先河。 其次,调动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积极性,鼓舞他们为工农民 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胜利而英勇奋斗;同时 也为全闻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再次,为后来革命根据地的制宪工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 二、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 5.规定了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三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即在政权机关的人员分配上,规定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对于纠正左倾关门主义,发挥党外人土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意义 2.对于团结边区各阶级、各民族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民主政治和法律建设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刑事立法 (二)刑罚的主要变化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按阶级成分及功绩定罪量刑原则 (二)苏区肃反工作的经验教训 4.错误的肃反政策相干部政策中的宗派主义纠缠在一起 抗日民主政权的刑法原则 5.适用刑法,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主要犯罪种类的变化 1.汉奸罪 2.盗匪罪 3.破坏边区罪 4.破坏坚壁财物罪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刑罚制度 ①褫夺公权 ②没收财产 ③罚金 (一)关于取缔一切反动组织镇压、反革命活动的规定 1.肃清政治土匪 2.镇压地主恶霸分子 3.惩治战争罪犯 4.取缔一切反动党团及一切特务组织 5.解散反动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 (二)解放战争时期刑罚的主要变化 3.增加无期徒刑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劳动立法 二、劳动立法 (一)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劳动立法 1.1922年《劳动法案大纲》 2.1926年《劳动法大纲决议案》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二)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劳动保护条例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劳动立法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 (1927—1937) 3.苏区土地立法的历史意义 工农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概述 ③后期,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为代表 《中华苏维族共和国土地法》的基本内容 ④极“左”路线在土地法中的表现: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苏区土地立法的历史意义 3、为土地革命和土地立法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3.确定土改机关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的民事立法 三、革命根据地的继承法规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1.确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 2.关于结婚。男子须满20岁,女子须满18岁。禁止男女在三代以内亲族血统的结婚。禁止患神经病及疯瘫者的结婚。男女结婚须同到乡、市区苏维埃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 3.关于离婚。 4.关于离婚问题的特别规定——保护军婚。 此外女子在怀胎期内和产后四个月以内,男子不得提出离婚。 抗日战争时期的婚姻条例的主要特点 1.比较全面地规定了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 :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原则、保护妇女儿童 2.法定最低婚龄:基本是男20岁,女18 3.增加“订婚”、“解除婚约”专章 4.具体列举离婚之条件 解放战争时期婚姻立法的发展变化 1、强调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对婚姻自由政策的解释 2、重申保障革命军人的婚姻 3、规定干部离婚的主要原则: 坚持“夫妻感情意旨是否根本不合”原则; 干部单方提出离婚的,必须直接向被告所在地的县政府提出;双方自愿离婚的,共同向县政府声请解决,不得私了; 政府受理干部离婚时,应根据双方当事人所持理由及条件作出决定。当事人应服从县政府的决定,不得无理取闹,以势压人。 第六节 革命根据地的司法制度 四、人民调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革命根据地的司法体制 (一)人民司法机关的萌芽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司法体制 1.中央临时最高法庭 2.省、县、区裁判部 3.军事裁判所 4.检察机关——“审检合一制” 5.司法行政机关:中央采取“分立制” ,地方采取“合一制”。 (三)抗日民主政权司法体制的变化 1.边区高等法院 2.高等法院分庭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