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

 背景资料: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 中美“乒乓外交”的见证人来了,两国的年轻一代乒乓球小选手来了,中美两国的政府高官也来了。梁戈亮,这位曾经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不仅见证了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见证了“乒乓外交”以小小银球推动地球转动的全过程。他在这场友谊赛后感慨万千:“三十多年前,‘乒乓外交’的比赛我们中美还没建交,两国人民的友谊当时体现,就从乒乓球开始的。经过三十年以后再重逢,两国的情况、两国运动员的情况都大不一样了。通过交流和互相的促进,消除了很多隔阂。我们国家也富强了,科技也进步了,向世界也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向美国也学了很多东西。通过今天的比赛,进一步重温友谊,我们觉得非常高兴。”   美国老运动员朱迪·霍夫洛斯特也是当年中美乒乓外交的参与者,37年前随美国队访华时,年仅15岁的霍夫罗斯特还打不上主力。朱迪坦言那时根本不知道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要意义”,只是觉得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如今,朱迪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她的感觉里,中美两国的共同点越来越多:“第一次来中国,记者们采访我们的时候都很安静,而且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我看不出有媒体之间的竞争,这次来,我发现有一大群记者围着我,把话筒伸到我的面前,甚至碰到了我的脸。人们是如此的激动,这倒让我感觉到是在美国。”   当天的友谊赛,让人们激动不已的并不是最后的比分,而是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大家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乒乓外交”那历史性的一刻。   背景链接:“乒乓外交”是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这次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因而也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虽然打开了中美封闭了20多年的交往大门,两国之间的外交温度也在1972年变得温暖起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是在这一年的2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此次访华被称为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是中美却未能很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到6年多以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才正式建交。那么为什么中美的建交历程如此漫长?在两国关系不断升温的温暖氛围下,建交谈判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呢?在中美建交谈判中,曾经担任邓小平外事翻译的施燕华女士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尼克松当时是打开了关系,但是很可惜,水门事件弄得他焦头烂额,他后来就面临弹劾的危险,他自己辞职了。因为实际上,尼克松是希望在他的任期内干完这件事情,这样他在历史上也能够留下一个名声,是他同中国建交了。因为他不是第二任了嘛,结果第二任没干,没怎么干就下来了。所以就不可能。”   一直渴望达成中美建交的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丑闻迅速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导致中美建交的进程被延搁,而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也十分严峻,因此两国的建交谈判一拖再拖。   “水门事件”之后,美国副总统福特未经选举程序直接登上总统宝座。   人物链接:杰拉尔德·福特,1913年7月14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青年时期,他先后在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福特当过律师,还曾在美国海军服役,并曾连续25年担任美国国会众议员。1973年10月,时任美国副总统因贪污丑闻下台后,福特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副总统。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由于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后,福特出任美国第38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经过选举而直接被任命的总统,1977年福特卸任。2006年12月26日,福特去世,享年93岁。   由于缺乏外交经验,荣登宝座的福特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但他依然觉得在中美关系方面应该做点什么。1975年2月和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两度访华,为福特对北京的访问“打前战”、做准备。毛泽东、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秘密谈话,这是来北京访问的其他国家外长谁也享受不到的一种特权。当年年底,福特总统在基辛格的陪同下,终于越过大洋来到北京。   12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   此时,毛泽东主席的健康状况已是时好时坏了,毛泽东与福特谈了110分钟,不断地打着手势,说道点子上时,朗声大笑。人们看得出来,这位新中国的最高领导者已经到了暮年了。福特对中国的这次访问,并没有解决中美两国的建交问题。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回忆说:“福特上台之后,他先解决苏联问题,但是经过谈判,这个问题,苏联问题也没有解决。没有解决,他返回来到中国访问,想来解决中国问题。到中国来之后呢,他又不肯在台湾问题上作出让步,因此这个问题一样没有得到解决。经过一段时间交谈之后,看来是福特总统任期很短,最后也没有能够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   接下来,福特在美国的支持

文档评论(0)

tao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