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估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oc
估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重视估算”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数学》提出的要求。估算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估算教学内容,贯穿在各册教材之中。
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估算教学存在着一些失误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以解决。
误区一、过度追求估算结果的精确度。
【课堂现象】《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大家估计一下:49+14大约等于多少?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学生们小声嘀咕着,纷纷口算、心算,甚至有学生动笔计算。
生1:9加4等于13,再加40,再加10,等于63。
师:你算得真快。
生2:把49看成50,50+14=64,所以估算结果是64。
生3:把49看成50,把14看成10,50+10=60,我的估算结果是60。
生4:你们看,把49看成50,多算了1,所以就要把14少算1,就是13,50+13=63,这样估计得最准了。
部分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
师:对呀,看来他估计得最准,我们把这朵小红花送给他。
生4露出灿烂的笑容,生2、生3则白了生4一眼。
【问题聚焦】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自觉运用已有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辩证地进行估算,学生思考是积极的、丰富的,估算策略、方法是多样的。不少教师在教学估算时,往往十分注意估算结果的准确度。过度追求估算结果的精确度,恐怕会无情地打击更多更新的估算策略与方法的有效生成。其实前文中的生3,把两个加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方法简约,计算快速。
估算方法有好坏之分,但是估算没有精确度的硬性要求,我们不能把估算结果是否准确作为评价估算方法好坏的唯一指标。
【应对策略】我们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各种估算策略,把探究估算策略多样性、灵活性作为估算教学目标之一。
比如,估算38×42,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比原数小的整十数30、40,能估算偏小的值1200;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比原数大的整十数40、50,能估算出偏大的值2000;用这两种方法能确定精确值的区间。把两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40和40(尤其在一个数看大、另一个数看小时),估出的值1600最合理。
选择估算方法要注意灵活、合理。估算40.32×251时,把40.32看做40、把251看做250,利用“4×25=100”相容数法,从而很快估算出40.32×251≈10000。
估算的过程是我们体验数学美感的过程。估算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美。我们在估算时必须注意估算策略的多样、灵活、合理、简便、快速。
误区二、混淆等同于求得数的近似数。
【课堂现象】2011年11月某小学三年级《期中阶段练习》。
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某村农家乐7天接待游客人数如下表:
问:接待人数最多的三天大约共接待了几千人?
学生1解答:1989+2103=4092(人),4092+1897=5989(人),5989人≈6000(人)。
答:接待人数最多的三天大约接待了6千人。
学生2解答:1989+2103+1897≈2000+2000+2000=6000(人)
答:接待人数最多的三天大约接待了6千人。
阅卷老师对学生1解法酌情扣分,而对学生2判了全对。学生1家长(一位高中教师)和执教老师提出质疑:认为学生1的解答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正确答案就是6000人,6000就是一个约数。
【问题聚焦】此处反映出一些学生把估算看成求得数的近似数。估算是先估后算,求得数的近似数(估计)是先算后估,况且求得数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学)是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此题数据较大,若采用估算策略,解法简约,答案明了;若采用求得数近似数的方法复杂繁琐,容易出错。教师、家长对命题用意理解不同,必然导致对解法的评判标准不同。
实际上,这里反映了部分学生缺少估算意识。可能是由于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所运算的数不大不小、中规中矩,容易精算、甚至口算。大量的精算练习,使得学生思维定势,估算意识难以建立。
【应对策略】我们必须让学生把估算与估计区分清楚:估计是选用适合的度量单位描述生活中数及数量的过程。如:把一个数看做用十、百、千、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省略尾数、精确到某数位等等;估算同精算算一样,是一种计算的策略。估算应该是先估后算,要求我们先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从而使数据简洁,进而达到使计算方法简便的目的。倘若先算后估,估算也失去了应用的价值。
还以上题为例:该题数据较大,其用意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策略中“凑整计算”的优越性,因为大数据增加了精算的难度。学生2把这一题的三个加数先看成用“1000人”作单位的整千数估算:19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教学中的应用.doc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探讨.doc
- 任务驱动法在PowerPoint教学中的应用.doc
- 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doc
- 任意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doc
- 任职教育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
- 企业信息管理浅议.doc
- 企业发展需加强品牌塑造.doc
- 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doc
- 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oc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9【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1【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8【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7【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2.2 三角形的面积(附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2【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