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
1、江南:泛指南方(狭义:长江中下游)
2、江南开发历史:⑴楚、吴、越开始开发;⑵秦国蜀守李冰建都江堰;⑶秦朝征越族,设三郡;⑷两汉:牛耕、铁器已传到珠江流域,汉武帝经营西南建立郡县;⑸东汉末至三国:吴、蜀经营有所发展,初步开发;⑹西晋、东晋——南朝开始赶上北方——真正开发。
3、表现:⑴开发地区扩大:六朝特别东晋南朝时,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闽粤地区也得到开发。表现: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大量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产量提高。⑵发展不平衡:三吴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5、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是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之一。
6、原因:①西晋末年起至南朝,北民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来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政策。⑤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的迁移呈何种趋势?分析说明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及其影响。
趋势: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二是中原汉族向江南迁移。
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历了东汉末年军事集团混战、十六国和北魏及其分裂。长期战乱使北方处于民族矛盾尖锐、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的状况,北方各族人民生活痛苦。与此相反,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影响:人口的迁移是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表现。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也有利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缩小,从而为隋统一创造了条件。
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特点——恢复和发展:⑴农耕规模缩小,⑵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展,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2、表现:⑴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①曹魏马均创制的翻车,②水碓、水磨广泛用于谷物加工,③西北已使用二牛一人或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④深耕细作,和积粪肥田。⑵兴修水利:①曹魏,②北魏孝文帝。⑶边疆地区的开发: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
思考:结合史实简要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和南方经济的各自特点。(6分)并说明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
北方经济特点是反复的破坏和恢复。1分)经历从东汉末年的破坏时期到曹魏至西晋初年的恢复时期;从西晋后期至十六国的破坏时期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恢复时期。(2分)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1分)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2分)原因: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在东汉末和西晋至十六国时期发生两次大规模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2分)从战乱中先后统一北方地区的曹魏和北魏政权分别采取了重视农业、实施均田制的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2分)江南地区未发生严重的战乱,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2分)
四、手工业的发展
1、门类与秦汉基本一致,品种更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
2、丝织业:⑴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织造成机构;⑵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⑶蜀汉蜀锦。
3、冶炼技术的进步:⑴北魏相州的军刀,⑵百炼钢技术成熟,⑶发明了灌钢法。
4、已经利用石油、天然气。
5、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青北白。
6、造纸技术进步:⑴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⑵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五、商业的发展
由于战乱,城市遭破坏,商业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对比较活跃。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
由于民族交往频繁,社会生活反映出民族交融的色彩。
思考:试从政治、经济、阶级、民族关系等角度比较南北朝时期我国南北方主要差异(12分)。这种差异的存在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2分)这个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①差异政治:北方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国家实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则没有进行有成效的改革,土族地主独揽大权,政治腐败。(3分)
经济:北方经济在实行均田制后逐渐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虽也得到开发,但总体实力仍逊于北方。(3分)
阶级:北方建立了汉族地主阶级与少数民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统治阶级增加了新鲜血液;南方则士族特权阶级充分发展,垄断政权,统治阶级日渐腐朽。(3分)
民族关系: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丰富和提高了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迈富时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年产3500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HMMT_-_哈佛-MIT数学竞赛题.pdf
- 资金平衡表.doc VIP
-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暑假练字电子字帖生字写字表提前学习练习楷书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氢氟酸安全标签.doc VIP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江西卷)含答案 .pdf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50页) .pdf VIP
- 商务日语函电第2课 支払い遅延の依頼と回答.ppt VIP
文档评论(0)